近日,隐翅虫皮炎进入高发期,济南市济阳区隐翅虫皮炎病例明显增加,已有不少居民晒出在家中发现的隐翅虫照片,造成了一定的恐慌。隐翅虫个头不大,小的像米粒,大的也就指甲盖那么长。它的头和尾巴都是黑色的,中间身子和脚是橘黄色的,远远看有点像“黑头橘身的大蚂蚁”。它叫“隐翅虫”,是因为平时喜欢把翅膀藏起来,所以你看不见它飞。
一、认识“元凶”
隐翅虫体长0.6-0.8厘米,形似大蚂蚁,头腹黑色、前胸和足呈橘黄色,翅膀不可见,昼伏夜出,偏爱草丛、河边等潮湿环境,且有趋光性,夜间易被室内灯光吸引飞入家中。一般6月份开始出现,8-9月达到高峰,10月份以后逐渐减少。
二、以“酸”伤人
隐翅虫常不叮咬人,也不会蜇人,而是遇到危险时释放体内的强酸性毒液(pH值1-2,堪比硫酸)。若拍打、碾压落在身上的虫子,毒液沾染皮肤会引发急性炎症,即隐翅虫皮炎。
三、识别症状
1、接触毒液后,皮肤先出现条索状、点状红斑,伴灼热感。
2、1-2天后红斑上会出现密集小水疱,自觉疼痛,破裂后可能糜烂、疼痛加剧,皮疹多集中在面部、颈、手臂等暴露处,形状常与虫子爬行轨迹一致。
四、紧急处理“先冲洗,再用药”
1、正确驱赶,千万别拍打!应轻轻吹走它,或者用手指小心地把它弹掉;
2、不慎接触毒液,需立即用大量清水或肥皂水冲洗5-10分钟,之后用干净毛巾吸干水分;
3、严禁抓挠、挑破水疱;自行处理可能引起病情加重或留疤,建议及时就医。五、科学预防1、夜间关窗或装纱窗,阻挡虫子飞入;保持室内外干燥整洁,清理杂草、垃圾,减少虫子栖息环境;外出时穿长裤长袖。
2、夜间避免在灯光下长时间停留;虫子落身时,轻轻吹走或用纸巾拨离,切勿拍打。
3、因本病的皮损有时与带状疱疹、过敏性皮炎等疾病相似,建议尽快到皮肤科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