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沂河新区的城乡街巷、企业车间、田间地头,一抹抹“红马甲”始终活跃在服务一线——这是新区党员率先行动当先锋开展志愿服务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新区紧扣“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工作思路,推动党员主动认领产业发展、民生服务、应急保障、文明新风等领域任务,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实效,让“我为群众办实事”从口号变为群众可感可及的成果。
精准破题,党员引领“助企岗”激活产业动能
围绕企业发展的痛点需求,新区党员化身“服务员”“攻坚手”,以精准服务为产业升级保驾护航。
税惠护航强链条。新区税务局党委以“沂心向党税徽耀”党建品牌为统领,组织党员牵头“税惠护航志愿岗”,为生物医药产业链定制专属服务方案。助力山东一方制药建成7条智能化生产线;协助洛峰洁康医疗申请增值税留抵退税99万元并修复纳税信用等级;为7家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科创服务档案”,全年解决研发费用归集、知识产权备案等问题40余项,推动现代中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三大领域“链”上突破。
技术攻坚促升级。山东临工集团装载机总装一车间,党员主导的“生产攻坚志愿队”成为智能工厂建设“红色引擎”。党员带领团队研发出配重AGV自动配送系统,物流效率提升40%;党员牵头攻坚组,历经200多个日夜调试,攻克6吨车架吊装难题,实现毫米级精准操控。今年以来,车间党员领办创新项目37项,直接创造经济效益超百万元,用技术突破诠释“党员带头啃硬骨头”的担当。
政务服务减流程。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机关党支部开展“党员同做一件事”,党员化身“项目管家”,针对白沙埠镇仪表产业园企业办事远的问题,通过“政务直通车”进园区、上门帮代办,建立“一企一策”服务档案,将审批时限平均压缩60%以上,变“企业跑腿”为“党员跑腿”,让企业办事更省心。
贴心服务,搭建“便民集”传递民生温度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新区党员把志愿服务送到“家门口”,用“微服务”托起群众“大幸福”。
志愿服务大集接地气。统筹镇街部门、志愿团队力量,构建“志愿服务+政策宣传+文化惠民”模式,打造“沂蒙红”志愿服务大集。在白沙埠镇船流街大集,党员志愿者讲解社保医保、防诈骗知识,为老人免费测血压、理发,普及健康知识;相公大集上,党员志愿者提供中医面诊推拿服务,带来精彩戏曲表演;邻里大集上,芝麻墩街道卫生院党员志愿者将包含常用药品、健康手册的“爱心健康包”送到外卖小哥手中,让大集既有“烟火气”又有“人情味”。
社区服务解民忧。城市社区党员聚焦“关键小事”开展精准服务。芝麻墩街道沂河湾社区组织“两癌筛查”进社区,惠及200余名女性;冠亚社区开展“消防检查进商铺”行动,排查安全隐患52处;幸福社区党员牵头建设充电桩,解决120余户居民“充电难”问题。
乡村治理聚合力。朝阳街道李家湖村以“党员同做一件事”为抓手,创新“三个一”工作法(一周一清单、一月一公示、一季一总结),将全村划分为8个卫生责任区,党员带头清扫、监督,带动群众参与村居环境整治。累计清理绿化带12处、补种苗木1000余棵、新增路灯585盏,村容村貌从“脏乱差”变为“生态美”,更激发了群众自主参与治理的内生动力。
主动担当,扛起“安全线”守护平安新区
面对防汛防溺水、生态环保等应急任务,新区党员主动冲锋在前,织密安全防护网。
防溺水巡查不松懈。汛期以来启动“党员负责防溺水志愿行动”,梅家埠街道150余名党员组建26支巡查队,对176处水域全天候值守,新增警示牌20块、补充救生圈61个;白沙埠镇东朱阜村党员成立“夜间巡逻队”,3年累计巡逻上万次,排查安全隐患近500件,从检查门窗、维修路灯到调解矛盾,用脚步守护乡村平安。
生态环保显担当。临沂市生态环境局沂河新区分局党员认领“红色护航志愿岗”,构建“党建+网格化”服务模式。党员网格员化身“环保医生”,深入企业车间排查污染隐患,协助220家企业实现达标排放;遇到跨领域问题时,通过“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联动镇街、交警等部门解决农村污水治理、企业环评等难题22个,处理群众环境诉求197件,满意率达100%,筑起生态安全“红色防线”。
如今,党员当先锋引领志愿服务已成为沂河新区基层治理的“固定实践”。下一步,新区将持续深化党员引领志愿服务机制,完善“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常态长效”的工作体系,让“红马甲”成为基层治理最暖底色,以红色力量汇聚共建美好新区的强大合力。(房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