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至26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环渤海盐碱地耕地质量与产能提升技术模式及应用”项目田间查验暨课题考核会举行。
本次考核会以课题研讨与现场观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连日来,项目组专家成员们先后奔赴山东潍坊、东营,河北沧州,天津西青区等地进行实地观摩查验,深度了解“环渤海盐碱地耕地质量与产能提升技术模式及应用”项目进度及成效,对项目执行成果进行集中检验。
研讨会上,专家们围绕不同地域盐碱耕地的特殊性进行课题探讨和技术交流,并围绕项目从技术实用性、成果稳定性、推广可行性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指导,如“种植制度培肥增效技术和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多源增碳培肥技术模式示范”“环渤海盐碱耕地有机质快速提升、肥沃耕层构建与生物强化关键技术研究”等。专家成员们各挥所长、各抒己见,积极交流探讨,气氛热烈浓厚,专家成员们同时对项目执行过程中形成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凝练,有力推动了项目的顺利收官。
据了解,“环渤海盐碱地耕地质量与产能提升技术模式及应用”是“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部省联动项目,该项目聚焦环渤海地区盐碱地治理的核心痛点,旨在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优化,破解该区域耕地质量低、产能不稳定的难题。
环渤海盐碱耕地约有4000多万亩,耕地质量和产能提升潜力巨大。本项目从2021年开始执行,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主持,京津冀鲁的十家单位共同实施,2025年是该项目执行期的最后一年。目前,项目已在多个关键领域取得显著成果。项目阐明了环渤海盐碱耕地壤核心肥力提升和盐分胁迫消减机制,建立了环渤海盐碱耕地水盐智能监测网络体系和数据库,构建了系列盐碱地耕地质量和产能提升技术模式,分别在典型区域进行示范推广。
【纠错】 【责任编辑:贾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