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学、乐、为”构建文化养老新生态-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10/07 11:38:17
来源:邹城市委宣传部

邹城市:“学、乐、为”构建文化养老新生态

字体:

  秋日的晨光揉着桂香漫进邹城市老年大学的校园,路两边的梧桐叶刚染浅黄。一大早,教学楼前的院子里便热闹起来,这里有一批鬓染霜华的“新生”。

  “退休后日子清闲下来了,就是孩子不常回家,总觉得少点啥。听说有这个学习的地方,我就报名了学习写毛笔字。”兖矿能源集团退休的刘女士表示,在这既能学些以前没接触过的新本事,还能跟大伙儿一起说说笑笑,心情敞亮,身体也跟着受益,这日子过得可有劲儿了!

  据了解,自2003年邹城市老年大学开班以来,这所承载着老年人“求学梦”的校园不断成长,现已形成校本部、凫山分校、新华书店老年大学“一校三区”的格局,聘有专业教师78名,设有器乐系、舞蹈系、声乐系等6个系,书法、英语等45个专业,教学班110余个,累计招收学员6000余人次,充分满足老年人老有所学的需求,培养了一大批多才多艺的“银发人才”。

  “在老年大学学到的‘武艺’,毕业后该去哪施展?”

  这是不少学员心中的牵挂。他们在老年大学习得才艺、常有演出机会,毕业却面临“用武之地”缺失的窘迫。

  为让老年人“老有所学”后能“老有所乐”,邹城市组建老干部艺术团,为老年大学毕业学员及社会上有文艺特长的老年人搭建展示平台。如今,艺术团发展为舞蹈、民乐、合唱、模特、太极拳等12个分团,400余名银发“文艺达人”在此集结,继续追逐艺术梦想。

  “老吾老”离退休服务中心乐器排练室里,刘师傅的指尖在琴弦上灵活跳跃,与弹扬琴、拉大提琴的队员们配默契合,悠扬的民乐旋律在房间里回响,老干部艺术团民乐团正在为公益演出如火如荼地排练。

  “加入艺术团后,大家伙有了固定的排练室,每周都能和老朋友们聚在一起练乐器、排节目,说说笑笑、唱唱跳跳,日子过得特别充实,心态也跟着越来越好,整个人都年轻了好几岁!”李文书老人擦着手里的乐器笑着说道。

  此次公益演出是老干部们积极参与邹城龙贵购物广场的双节FUN“家”活动,担任非遗文化曲艺专场主力,通过民乐演奏、山东快书等传统节目讲述邹城历史人物与民间故事,在展现邹鲁文化魅力的同时,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此次活动还邀请老年大学教师和学员,参与“国潮邹鲁·文化市集”专场活动,现场进行非遗制作,吸引顾客,在传播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提振消费,助力经济发展。

  据悉,类似公益演出活动,自老干部艺术团成立以来已表演了40余场,为2000余人次送去了文艺资源。

  “我们始终将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放在重要位置,持续升级服务、搭建平台、引导实践,精准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让他们在服务社会中找到新价值,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邹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宋泉涛表示。(宋海腾 张蓝之 程旭辉)

【纠错】 【责任编辑:张晓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