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以来,济南迎来多雨天气。正值玉米收获季节,秋收情况如何?10月9日,记者进行了现场探访。
9日上午,济南市济阳区阴雨连绵,曲堤街道北街村的玉米地被一层薄雾裹着,乌云压得很低,淅淅沥沥的雨滴砸在玉米叶上沙沙作响。
“我们村里共有玉米地600多亩,目前已经收了500多亩。”济阳区北街村党支部书记郭怀福介绍,90%以上的玉米地已收割完成。“像这样的多雨天气,确实影响玉米的晾晒,如果晾晒不及时,玉米容易发芽。”郭怀福表示,早在10月2日,村里便通过微信群等形式通知村民,让大伙儿紧盯天气预报,抢收玉米。“对村里不方便收割玉米的农户,我们便发动党员、志愿者等,组织公益收割,帮助农户抢收。”
在济阳区新市镇段家村,玉米收割进度已完成80%以上,基本都在10月1日之前收割完成。“受天气影响,我们村今年提前完成了大部分玉米的抢收。”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崔乐军介绍,村里共有1590多亩土地,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考虑天气情况,估计10月15日就开始收割剩下的玉米了。”
“下雨天气,地里湿润,需要使用专门的链轨式玉米收割机。”崔乐军表示,村里目前有三四台链轨式收割机,基本能满足农户的需求。
9日下午,在济阳区的永盛家庭农场,机器轰鸣,烘干好的玉米堆放在厂房内。据负责人崔乐海介绍,今年的烘干作业比往年提前了五天,于9月20日开始运行。该农场的烘干设备采用循环式烘干塔,以天然气为燃料,每天可处理240吨粮食,目前已累计收粮约5000吨,其中2000多吨已完成烘干。
崔乐海介绍,由于降雨,农民不得不提前抢收粮食,有些粮食水分高一些。为缓解农户压力,农场放宽了粮食水分标准,允许将水分控制在20%以内短期存放。“自10月1日起,农场进入集中收粮期。”崔乐海称,现在农场实行24小时连续作业,五六名员工两班倒,确保烘干设备不间断运转。
崔乐海说,往年这里一般能烘干3万吨以上的粮食,今年估计能达到5万吨,“受天气影响,村民的玉米晒不干,就会送到我们这里来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