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服务管理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直接关系到群众生活品质。今年以来,昌乐县以物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为突破口,巧妙结合党建引领、全域提升、品牌赋能等长效举措,多管齐下推动物业服务提档升级。
党建引领
激活“无主小区”治理“新动能”
党建引领是提升物业服务质效的核心动力,昌乐县构建起“镇街党委统筹、社区党委协调、小区党支部落地”的三级联动机制,推动党建与物业深度融合,为“无主小区”管理体系的完善注入强大活力,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以前垃圾桶满了没人清、楼道灯坏了没人修,心里真是堵得慌。”提起宝都街道“老镇委家属院”的往昔,居民李先生感慨万千。如今,在社区党委和小区党支部的积极推动下,这个小区引入专业物业托管,路面清扫、垃圾清运、设施维修等服务全面到位,损坏的路灯也重新亮起来。从“无人管”到“专人护”,党建引领让这个老旧小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昌乐县充分考量不同“无主小区”的实际情况,广泛征求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以及小区居民的意见,通过“物业托管”“党组织领办物业公司”“民主自治、社区兜底”三种模式,为“无主小区”量身定制最优管理方案。同时,引导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与社区党委、物业企业做好常态化对接,推动“无主小区”彻底告别无人管的困境。目前,全县“无主小区”已基本实现“有问题能找到人、能解决好”,基层治理成效赢得居民的广泛认可。
全域提升
绘就物业服务“新画卷”
10月的昌乐,秋风送爽。走进宝都街道龙海原著小区,记者看到道路整洁,道路旁的花木赏心悦目,多功能活动室里传来阵阵喝彩声,两位居民正在打乒乓球,在一旁观战的居民向记者说:“小区活动室有台球、乒乓球,还能下象棋,我们几乎每天都来这里,锻炼身体、拉拉家常,邻里感情越来越好。”
作为昌乐县今年重点打造的物业管理服务提升示范小区之一,龙海原著小区不仅硬件设施完备,物业服务更是细致周到。小区物业引入智慧管理系统,实现智能门禁、在线报修等事项的“一键式”管理,还定期组织社区文化活动,增强了住户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据昌乐县房产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秦晓龙介绍,该县以龙海原著、盛唐御园等4个示范小区和学府社区1处城市社区为样板,总结推广物业管理服务经验,带动全域物业服务提质升级。此外,昌乐全面推进物业公示公开规范化,制定《物业管理公示公开内容清单》,明确12类公示事项,覆盖全县138个住宅小区、5.25万户居民。通过“集中晾晒”物业服务履约和公共收益收支,有效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让物业服务工作更透明、更规范。
品牌赋能
办好群众身边“暖心事”
“小伙子,你看我这老花眼,从手机上交水电费咋弄啊?”在宝城街道天兴一品小区的“物业经理服务日”现场,居民李大娘焦急地找到物业服务人员小赵。小赵俯下身,耐心地教老人点开手机上的App、找到缴费入口,几分钟就完成了操作。“以后有啥事您尽管来,我们随时帮您!”小赵的话让李大娘心里热乎乎的。
在昌乐县,特色物业服务品牌的作用正日益凸显。宝城街道打造了“睦邻天兴·品味幸福”“红领睦邻·幸福紫金”等10余个物业小区特色服务品牌,并组织开展“物业经理服务日”“便民服务集中日”等活动100余场,解决群众各类诉求230余个;宝都街道则通过打造“365红管家”品牌,为居民提供物业服务以外、日常高频使用的全方位优质服务项目,确保居民关切问题“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昌乐县以物业服务这一“小切口”深入推动解决民生“大问题”,将群众关注的“关键小事”扎实办成基层治理的“民生大事”。这条提质增效之路,不仅是物业服务行业走向规范化、专业化的必然选择,更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于细微处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与幸福。(记者 窦浩智 通讯员 刘晓鞠 刘宁宁 陈雅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