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农时不等“晴” 人机齐上阵-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10/13 16:21:21
来源:潍坊日报

高密:农时不等“晴” 人机齐上阵

字体:

  在高密市大牟家镇,面对6000多亩玉米因积水无法收获的压力,家庭农场主刘莉的沉着应对颇有底气:“我们的玉米管理到位,连绵阴雨没造成病害,也没出现早衰等情况。玉米晚收、小麦晚播等成套技术成熟,随着后期天气转好,农场有信心迅速完成秋收秋种,尽可能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近期,面对连续降雨天气对“三秋”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高密市始终绷着“与天争时、与地争粮”的弦,将能调动的资源尽数投入秋粮抢收。高密市迅速部署、强化护航,田间地头多方力量集结、迅速行动,紧盯“秋粮颗粒归仓”的核心目标,兼顾“稳民心、共渡难关”的民生需求,打响了一场力度十足、温度满格的“秋粮保卫战”。

  为有效应对近期复杂多变的天气形势,高密市科学调度玉米联合收获机、排水机械等,按照“先熟先收、先涝先收、易损先收”原则应急抢收一批,制定发布10多个文件,组织市镇村三级500多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踏查墒情、雨情,指导农民抢晴收获、科学储藏晾晒。

  在高密市鹏兴家庭农场的玉米烘干现场,收获后的玉米经过脱粒后,迅速通过传送带进入烘干塔,确保玉米尽早归仓。“针对今年的连续阴雨天气,我们从9月底开始就启动了烘干设备,现在每天能烘干鲜玉米200多吨,为周边农民解决了玉米的晾晒困难。”农场负责人高雪峰说。

  为解决收获后粮食因潮湿、霉变导致“丰产不丰收”问题,高密市多管齐下,全力拓展晾晒空间。一方面,鼓励和动员农户利用自家庭院、房前屋后、村内文化广场、闲置厂房等一切可用场地进行晾晒,通过开放政府大院、学校操场、村委大院、闲置厂房等场所,为农民晒粮提供方便。另一方面,积极协调本地粮食收购企业、烘干中心,为农户提供代烘干、代储存等服务。目前,该市51台粮食烘干机开足马力、满负荷运转,日烘干能力7700吨,已累计烘干湿粮30000余吨,极大缓解了晒场压力。此外,气象部门加密雨情、农情、灾情监测调度,多渠道及时发布天气预警信息,指导农户适时收获、加快抢收晾晒。

  在全力抢收抢晒的同时,高密市紧锣密鼓地推进秋种工作,全面提升秋种质量。大力推广秸秆精细还田、深耕整地等关键技术;农技专家服务团分片包干,深入田间地头,提高秋播质量。此外,高密市还开展“千人下乡·稳粮保供”农技服务大行动暨秋种技术大培训。(记者 王莹 通讯员 李婷婷)

【纠错】 【责任编辑:贾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