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雨中夺粮 颗粒归仓-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10/13 10:39:57
来源:济南日报

济南:雨中夺粮 颗粒归仓

字体:

视觉:雨中夺粮 颗粒归仓

  大片成熟待收割玉米。

视觉:雨中夺粮 颗粒归仓

  脱粒机开足马力。

视觉:雨中夺粮 颗粒归仓

  工人对烘干后的玉米进行粉碎加工。

视觉:雨中夺粮 颗粒归仓

  工人将剩余的受潮粮食进行装车。

视觉:雨中夺粮 颗粒归仓

  铲车往烘干塔进行装车放料。

视觉:雨中夺粮 颗粒归仓

  履带式收割机抢收玉米。

视觉:雨中夺粮 颗粒归仓

  雨中抢收忙。

视觉:雨中夺粮 颗粒归仓

  玉聆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加工车间昼夜不停。

视觉:雨中夺粮 颗粒归仓

  宝江农业发展集团雨中抢粮。

  连日秋雨让济南黄河岸边的玉米田化作深绿色“海绵”,也打响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秋粮抢收战。10月以来,全市农田土壤相对湿度超90%,黏稠泥土像“胶水”般困住传统轮式收割机,莱芜区申陈村党支部书记申立波直言:“往年轮式机一天收2000亩,现在一进地就陷车。”

  关键时刻,履带式玉米收割机化身“泥地特种兵”。其履带与地面接触面积是轮式机的3倍,能稳稳“踩”在泥泞中,一次性完成收割、摘穗、脱粒、运输。申陈村2台履带机、1台履带式青储机全力作业,已收完1000多亩玉米。虽履带机日收量最多50亩,比轮式机慢不少,且每亩成本增加50元以上,但“能下地就比人力强”。截至目前,济南市供销社已调度122台收获机械、13台履带式收割机投入作业,雨停间隙,多台履带机曾在莱芜区方下街道一上午抢收300亩,让农户感动落泪。

  抢收之后,烘干成了守护秋粮的“第二道坎”。刚收割的湿玉米如“带水海绵”,24小时内就可能发热发霉。章丘区鲁供丰农基地的日烘干1200吨负压式低温烘干塔,每天24小时已运转一周,该基地总经理赵汝武表示:“停一分钟就可能多一吨粮发霉,进来的玉米粒水分普遍超40%,必须烘到14.5%的安全线以下才能入仓。”济南市早早就绘制“三秋”粮食烘干服务点图,章丘区高官寨供销社烘干车间里,工作人员紧盯温度表,确保40个水分点的玉米经10小时烘干达标,打通服务农户的“最后一公里”。

  为确保秋粮应收尽收,济南各地多措并举。历城区农技人员教农户“离地储存”,玉米棒装铁网笼离地面30厘米;济阳区农技人员提醒未成熟地块不宜早收;田间积水严重处,工作人员开挖沟渠、调度抽水设备排水,积水过深地块则组织人工抢收。省农业农村厅要求,有烘干条件的就近抢烘,无烘干条件的采取果穗装笼通风等方式,同时协调临时仓储服务。

  济南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专家邹永洲还给出科学建议:成熟地块分批收获,未完全成熟地块适当晚收,籽粒收获后务必烘干入库,同时做好土壤排水散墒与小麦播种准备。当前,济南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仍在坚守,赵汝武的手机不断接到农户咨询电话,“秋粮是全年‘压舱石’,我们多熬一夜,农户的收成就多保一分”。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