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景点”成网红,欢喜之后是考题-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10/14 11:12:44
来源:齐鲁晚报

“野生景点”成网红,欢喜之后是考题

字体:

  近日,“潍坊阿勒泰”“潍坊马尔代夫”等小众景点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走红。其中大部分并非正式开发的景区,而是以其原始质朴的自然风貌,吸引着一拨拨爱好户外的游客。在带来流量与收益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管理与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成为当地发展的一道考题。

  一下子就火了

  一天来了“好几年的人”

  10月8日,临朐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记者驱车穿过九山镇的东西沂山村、徐家崖头村、南周家庄村,一路向黄土地行进。沿途树木郁郁葱葱,流水潺潺,山间小径上可见摩托车轧出的深深车辙,偶遇悠闲吃草的牛羊。尽管天空飘着细雨,但仍有游客身着专业的户外装备,在此徒步、拍照。据了解,国庆假期期间,还有从青岛、淄博等地而来的大巴车,带着游客打卡这片风景。

  在同一座山的另一面,是另一个网红野生景区——紫草岭。绿意绵延的坡地、错落的树木与岩石、悠闲啃草的牛群、漫步或露营的游客……这个被网友称为“潍坊阿勒泰”的“秘境”,正通过短视频和图文攻略走进大众视野。紫草岭位于高山上,地形为崮,草地青青,四周开阔,还有村民放牧牛羊。用游客高先生的话来说,“真的是心情放松了,身上的压力也没了,感觉这才是真正的大自然。”

  紫草岭沟东村村民刘强见证了紫草岭走红的全过程。“今年3月,我开始在抖音上发视频,宣传我们紫草岭的好风景,那时候周末偶尔有游客上来玩。到了9月,一下子就火了,一天上来了之前好几年的人。”住在紫草岭半山腰的刘大爷回忆说,“人多的时候一天能有三四百人。”

  游客张先生是临朐九山镇本地人,却是第一次来到这里。“还是朋友在抖音上刷到才过来的。”他笑着说,“感觉这里景色非常不错,很有‘原始的感觉’。”他年幼的女儿张腾新也兴奋地表示:“这里很漂亮,我还会让爸爸再带我来!”记者在现场注意到,不少游客和张先生一样,都是通过社交平台“种草”,专程驱车打卡这份“野生美景”。

  从不经常营业

  到一天卖出一只羊

  游客刚多起来的时候,刘强很高兴,“我的家乡终于被大家看到了,而且大家都说很美,我很骄傲。”村民们也因着这波流量有了新的收入,“老乡们摆摊卖自己种的栗子、花生,一天一二百元很好挣。国庆假期,还有回家的孩子们摆摊卖饮料、矿泉水啥的。”

  在黄土地卖羊肉汤的夏先生对此也感触颇深:“去年开的店,那时候没游客,有人给我电话预订,我才营业。”今年国庆假期,随着游客增加,夏先生的生意也好了起来:“平均一天在这儿能卖出一只羊,比以前好多了。”

  在山上放牛的万大爷也见证了家乡的变化:“这阵子来玩的人特别多,山下那个小停车场,有时候能停十多辆汽车,还有人晚上在这儿搭帐篷过夜呢!”说起家乡的“出圈”,万大爷满脸欢喜:“这样就有更多人知道我们这儿的好山好水了。”

  几家欢喜几家愁

  多方问题凸显

  随着人流量增大,刘强的心情却变得复杂起来。“有些游客自己跑人家地里摘栗子、拔花生,这都是老乡们种了要卖钱的,有更过分的,直接开着车就进了庄稼地。”

  部分游客随地乱扔垃圾、自行采摘村民种植的农作物,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既打扰了村民们的日常生活,也影响着游客的出行体验。

  紫草岭沟东村村民刘大爷家门口,就常常有游客扔下的垃圾。“每天早上起来我都得打扫垃圾。”游客高先生下山的时候还带走了一袋垃圾,“我感觉这么好的环境被这垃圾污染,真的是太可惜了,所以就力所能及地捡走一些。”在高先生捡走的垃圾里,有饮料瓶、包装袋、吃剩的自热小火锅……他说:“好的环境我们要好好保护。”

  在两处“野生景点”附近,都有国家公益林的标识。据当地村民介绍,“景点”内的一部分路原来并不存在,而是被车辆反复轧过、人群反复走过后形成的。“游客刚开始多起来的时候,我还自己出钱平整出一条能开车上山的路,后来出现各种问题,我就把路拦起来了。”刘强说。

  当地政府多措并举

  要“长红”更要“常青”

  记者在黄土地现场看到,“城乡道路多留意 交通安全记心间”“脚步丈量风景 文明点亮旅途”“打卡每处风景 践行每句文明”等提示标语已出现在沿途显眼位置。

  紫草岭和黄土地分别在石家河镇和九山镇,在安全保障、交通疏导、宣传引导、生态保护等方面都及时采取了各类举措。

  在九山镇黄土地的入口处,是一片有着“绿荫停车场”标识的树林,九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叶森告诉记者,这是为了解决游客停车问题,专门协调出的区域。

  “及时安排了社区和民警力量联动,在去紫草岭的必经之路上进行巡逻;划分了临时停车点,缓解当地交通压力。安排了专门的工作人员、发挥青年志愿服务力量和当地热心村民的奉献精神,对垃圾进行及时捡拾。”石家河生态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文旅工作人员房丽红说。

  记者注意到,在距离紫草岭、黄土地大约20公里处,有两处运营成熟的正规景区——云中草原、黑松林风景区,因是电视剧《国色芳华》的取景地,它们也曾在社交媒体上收获过一大波流量。放眼整个潍坊,类似的“宝藏”地标更是层出不穷:潍城区的西大湾、昌乐县的“多巴胺”矿湖,被网友们赋予“潍坊马尔代夫”的别称;滨海区的企业盐湖,因其景致被誉为“潍坊茶卡盐湖”;峡山区的潍泉渔村,则以其风格被称为“潍坊火炬八街”。这些别称的背后,是游客对美好风景的向往,也是社交平台对旅游目的地的重新塑造与定义。

  然而,当越来越多的游客追寻“野生”与“小众”时,其背后的安全隐患与管理缺失问题不容忽视。黄金周假期前夕,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在一次公开发布会上特别提示,提醒公众出游时需“谨慎前往‘小众秘境’”。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