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打造环渤海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区-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10/17 16:36:03
来源:大众日报

山东滨州打造环渤海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区

字体:

  近日,山东省滨州市《低空经济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实施,方案旨在深度融入国家、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格局,统筹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和低空服务产业发展,构建全产业链条,推动多场景应用,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服务保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打造滨州区域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方案》部署了六大重点任务:

  加快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国企带动、社会参与,加快各类低空航空器起降场(点)、测试场、智能基站布局,满足各类低空航空器起降、备降、停放、补能、维保、接驳、试飞等需求。到2027年,建成各类低空航空器起降场(点)100个以上(其中公共无人机起降场15个以上)、试飞测试场2个以上。到2030年,建成各类低空航空器起降场(点)200个以上(其中公共无人机起降场30个以上)、试飞测试场5个以上。

  驱动优势园区协同发展。大高航空高新产业园建设成为集机场运营、航空制造、航空物流、飞行培训、航空研学及综合服务保障于一体的通用航空园区。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无人机产业园建设成为集无人机整机制造、材料及零部件生产、飞行模拟、应用培训、试验试飞、场景打造等于一体的无人机基地。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航空航天产业园建设成为集无人机系统集成、核心部件研发制造、先进材料加工应用于一体的无人机全链条产业园。梳理制定低空经济产业图谱,强化园区协同,实施差异发展,招引一批国内知名领军企业和优质项目落地。到2030年,培育一批高端制造、平台建造技术设备供应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形成特色明显、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实施产业补链强链延链。以整机制造为重点,加快推进通用飞机、多旋翼和固定翼无人机、无人机机库机巢等产品研发制造,实现批量化生产。以航空器整机制造带动动力系统、飞控系统、安全系统、复合材料等核心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推动航空器维修改装、检验检测、信息咨询、系统集成、融资租赁等低空服务新业态发展。到2030年,通用航空飞机整机生产能力达150架,多旋翼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生产(总装)能力达1000架以上。

  强化低空产业创新引领。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培育低空经济领域企业和团队,转化一批创新成果和技术。引导经营主体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制定无人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行业应用标准。支持高校加强低空经济相关专业学科建设,引育低空经济高层次人才,深化科教产融合,联合企业和科研机构等设立实践基地,培养产业发展急需专业人才。鼓励企业与央企、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承接高层次科研任务,建设一批低空经济领域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到2030年增加科技创新平台15家。

  拓展低空场景应用示范。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推动低空飞行器在交通、公安、应急、医疗、农业、水利、海事、气象、电力、教体、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领域应用,打造一批城市治理、医疗救援、电力巡检、农林植保、国土测绘、环境监测、体育赛事等示范应用场景。适应消费升级新需求,围绕物流、研学、旅游、运动等领域,丰富拓展低空经济消费新场景。到2030年,开通6条以上区域无人机物流航线、景区旅游航线,打造10个低空经济商业化飞行典型场景。

  构建低空飞行管理体系。落实国家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要求,推动无人机“一机一码”实名登记全面落地。建设全市低空飞行管理服务平台,统筹管理和利用全市低空空域资源,实现与省级管理体系无缝衔接,为低空飞行活动提供航路航线划设、飞行计划、航空情报、航空气象、应急救援、动态监控等服务。到2030年,形成完善的“一窗口申请、一站式审批、一张网统管”低空飞行保障体系,低空信息数据全面实现资源共享。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