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与雨争时与民同心,打响秋粮保卫战-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10/17 16:40:01
来源:大众日报

山东烟台:与雨争时与民同心,打响秋粮保卫战

字体:

  10月12日凌晨4点,山东省莱阳市冯格庄街道,一台加装“加宽履带+防陷板”的玉米收割机蹚过30厘米深的积水,冒着雨完成了7亩倒伏玉米抢收。“脚刚踩进地里,胶鞋就被泥浆吸住了,种了半辈子地,第一次见秋天‘像梅雨季’。”抢收现场,一种粮大户说。

  雨滂沱、水肆虐、农田受淹……10月以来,烟台平均降水量151.4毫米,为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最高值,为1955年有水文资料以来的历史最高值,历史罕见。连日阴雨之下,农户们陷入玉米收不了、存不下和冬小麦种不上的困境。

  记者从烟台市农业农村部门获悉,截至10月13日,烟台市秋粮应收总面积292.68万亩,已收152.95万亩,进度52.26%。其中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应收255.8万亩,已收130.31万亩,进度50.94%;大豆应收14.45万亩,已收10.4万亩,进度71.95%。油料作物:花生应收136.64万亩,已收133.8万亩,进度97.92%。

  面对罕见的秋汛和农民的“丰收焦虑”,烟台市各级部门联动开展“雨夜排兵”。10月7日20时,市级Ⅰ级响应启动,书记、市长“双指挥”日调度;8日凌晨,6支由烟台市农业农村局副县级以上领导带队的帮包组星夜驰援;县乡同步成立237支“党员突击队”,村一级“网格员”包地块,形成“市—县—乡—村—社”五级联动。

  连日来,在烟台,一场场“雨口夺粮”的保卫战正在田间地头打响。而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农机保障成了这场夺粮大战中坚实的后盾。烟台市组建51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储备农用水泵22.7万台,调用玉米收获机4500台、其中履带式收割机287台。建立粮食烘干中心130个,储备烘干设备约140台。资金保障方面,该市在确保及时下发省级500万元专项资金的基础上,严格审批各区市专项资金分配方案,确保资金第一时间直达生产一线,精准使用,重点用于烘干作业补助、抢排抢收应急补助,全力守护百姓的粮仓与希望。

  “我们还成立了62支农技基层服务队,下沉一线排查农田积水,指导作物防涝,协调调配机械,助力‘三秋’生产。印发了应对‘三秋’大范围降雨技术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通过广泛宣传发动,指导农民科学做好‘三秋’生产。”烟台市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

  行走在烟台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党员干部、志愿者、帮扶队员忙碌的身影,构成了一幅温暖的“助农秋收图”。据统计,截至10月12日,烟台市累计派出农技人员3180人次,举办田间“微课堂”524场,直接服务群众4.1万人。同时,发挥全市51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和23家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作用,检修维护“三秋”作业机械7万多台,保障机具以良好状态投入作业。

  “三秋”抢收正紧锣密鼓,小麦播种也同步启动。在莱州,1.4万台拖拉机、播种机和整地机械全部完成检修,种子、化肥、农药储备充足,只要墒情合适,将立即组织开展小麦播种。“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雨停我们就把麦子种下去,把‘三秋’生产抢回来。”望着刚刚露出的云层,种粮大户王希涛信心满满。

  据了解,当前,土壤过湿导致播期推迟7—10天,烟台已提前进入“秋种备战”模式:1.4万台拖拉机、1100台小麦播种机完成检修;种子、化肥、农药储备量可满足251.6万亩需求;市县两级200名农机人员包片下沉,一旦墒情适宜,7天内可完成适墒播种。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