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莒县城阳街道岳家村社区,文化书院不仅是传承文化的“精神地标”,更是串联老年友好服务、激活银龄力量的“纽带平台”。岳家村社区文化书院自建立以来,以“公心文化”为内核,深度联动社区银龄驿站资源,围绕老年群体“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需求,打造多元化文化服务场景,让银发身影成为书院里的“风景线”,让文化暖流滋养老年友好社区建设。
银龄讲堂进书院,知识服务暖人心
岳家村文化书院将“银龄讲堂”作为服务老年群体的核心载体,邀请社区银龄驿站的退休教师、政法工作者、医护人员组成宣讲团队,定期开展实用知识讲座,为老年人送上“文化大餐”。每月,书院里都会响起生动的讲课声:退休政法工作者结合真实案例讲解防诈骗技巧,教老年人识别“保健品诈骗”“虚假投资”等常见陷阱;退休医生围绕高血压、冠心病等老年高发疾病,分享饮食调理、日常护理知识;银龄宣讲队成员还会解读《岳家村村规民约》中移风易俗条款,用“白事简办节省费用”“文明迎亲更温馨”的社区实例,让“厚养薄葬、勤俭节约”的新风尚深入人心。
为提升参与感,书院创新“讲堂+实践”模式。听完健康养生讲座后,老年居民可在书院的活动区交流养生心得,银龄互助队的志愿者还会协助行动不便的老人记录健康笔记;学习防诈骗知识后,老人们自发组成“防诈宣传小分队”,在书院周边向邻里普及知识,让讲堂所学转化为服务社区的实际行动。截至目前,书院已开展“银龄讲堂”30余场,覆盖老年居民600余人次,成为老年人获取知识、交流互动的“暖心阵地”。
银龄队伍驻书院,文化活动添活力
走进岳家村文化书院,时常能看到银龄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他们或是在书画室带领居民创作,或是在活动区组织文艺表演,用特长为书院注入活力。依托银龄驿站的专业化队伍,书院组建了“银龄文化志愿团”:由退休文艺爱好者牵头的“银龄文艺队”,定期在书院排练红歌、地方戏曲,逢年过节还会开展“文化惠民演出”,去年以来已为老年居民带来15场精彩表演;全民健身队队长王美平则把太极拳、八段锦教学搬进书院,每天清晨,书院广场上都会聚集数十位老年人跟着练习,不少人通过科学健身缓解了膝痛、失眠等问题。
针对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书院还联合银龄驿站开展“银龄文化节”“书画作品展”等特色活动。在去年的“中秋银龄茶话会”上,老人们一边品尝月饼,一边欣赏文艺队的节目,银龄议事会的代表还在现场收集大家对书院活动的建议,让文化服务更贴合需求。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让他们在参与中收获了归属感与价值感。
积分激励促参与,共建共享聚合力
为鼓励更多银龄群体参与书院建设,岳家村文化书院联动社区“公心积分超市”,推出“文化服务积分制”。银龄志愿者在书院参与宣讲、组织活动、协助管理等服务,可根据时长和质量累计积分。如,担任“银龄讲堂”讲师一次可获10分,带领居民开展文艺排练一小时可获3分,积分可到“公心积分超市”兑换洗衣液、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这一机制有效激发了银龄群体的参与热情,目前已有80余名银龄志愿者长期参与书院服务。
同时,书院还设立“银龄议事角”,邀请银龄议事会的代表定期围绕书院活动策划、设施优化等议题展开讨论。此前,有老人提出“书院书画室桌椅高度不合适”,议事代表收集意见后反馈给社区,很快便完成了桌椅调整。这种“共建共治”的模式,让老年人从书院的“使用者”变成“建设者”,推动书院服务不断优化。
如今的岳家村文化书院,已成为老年友好社区建设的重要载体——这里有知识传递的温度,有文化活动的活力,更有银龄群体奉献的身影。未来,书院将继续深化与银龄驿站的联动,探索更多贴合老年需求的文化服务,让文化浸润人心,让银龄焕发光彩,为打造人人向往的老年友好社区持续发力。(王远宏 史曾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