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南市教育局公布2025年济南市“书香校园”建设案例名单。济南中学(济南东城实验高级中学)凭借其在“书香校园”建设中的突出实践与创新成果,入选济南市书香校园典型案例。

为构建“人人可读、处处能读”的校园生态,济南中学以空间重构为突破口,打造多维度阅读场景。学校每周开设“图书阅览与管理”校本课、“走进图书馆”劳动课及语文阅读课,形成“课程+实践”双轨驱动模式。功能区划分上,设置经典阅读、红楼梦专题、济南文化等特色专区,并打造“敦品笃学书吧”“备课资源角”等细分空间,满足师生个性化需求。通过“书香进教室”“书香进楼层”活动,班级图书角、楼层小书吧实现书籍精准配送,学生借阅时间缩短60%;备课室引入学科核心期刊,构建“教研+阅读”融合场景。此外,由师生组成的“书香志愿者”团队每日整理书籍,形成“阅读-维护-再阅读”的良性循环。

在济南中学,阅读已突破师生边界,成为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生活方式。教辅工勤人员利用碎片时间在小书吧阅读的身影,印证了“书籍从摆设变为心爱之物”的转变。学校通过“图书漂流”“好书共享”计划,打破年级、部门壁垒,形成跨群体阅读社群。据统计,全校年均借阅量提升120%,教职工参与阅读活动比例达95%,真正实现“书香浸润每一个角落”。

为深化阅读内涵,学校构建“输入-加工-输出”全链条活动体系。定期举办的“诗意青春”诗歌朗诵、“承古育今”历史话剧、“演绎经典”戏剧节等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创意改编等方式内化文本价值。在2024年戏剧节中,学生自编自导的《红楼梦·青春版》获市级奖项,展现“以演促读”的显著成效。

济南中学通过制定《阅读积分管理制度》,将阅读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开发“经典诵读”“整本书研读”校本课程,形成12门特色阅读课程群;每年举办“读书文化节”,邀请作家、学者进校园,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于音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