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民生为本 绘就幸福生活新图景-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10/28 11:12:14
来源:济南日报

济南:民生为本 绘就幸福生活新图景

字体:

  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发布的《城市综合发展指数报告(2025年)》中,济南以亮眼成绩跻身“全国第五城”,其中文明城市指标位列全国第八。这份成绩的背后,是济南对“文明”二字的生动诠释——它藏在居民步行一刻钟可达的便民网点里,融在青少年成长的每一段轨迹中,落在矛盾纠纷高效化解的每一个案例里,更映在党建引领下社区邻里的温暖笑容里,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温度,绘就城市幸福底色。这不仅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扎实实践,更是千万市民共建共享的幸福图景。

  便民赋能

  居民乐享“家门口的幸福”

  清晨7点,历下区吉祥苑社区居民王大爷来到家门口的农贸市场,新鲜的蔬菜、热乎的早餐触手可及;上午10点,社区泉城书房里,年轻人捧着书本阅读,老年公寓内老人们下棋聊天;傍晚时分,文化广场上孩子追逐嬉戏,便民超市里居民选购食材……这处3万平方米的生活圈,汇聚了40余种业态、200余家商户,把“便利”融入了居民的日常。

  作为全国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济南的探索在2018年便已启动。从出台专项规划到发布示范建设方案,济南始终以“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为核心,让生活圈建设精准对接百姓需求。在天桥区北徐·幸福里,曾经的工业聚集区变身服务6万居民的现代化生活圈,社区与居民共同出资购铺,创新“物业自持、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管理、整体运营”模式,既引入早餐店、便民服务中心,还为困难群众提供就业场地,解难题更聚人气。市中区魏家庄麟祥街附近的生活圈则走出了一条“新旧融合”的特色路径。社区引入“空间主理人”模式,12家专业机构进驻,为居民提供阅读、科普等多元服务,让老街区焕发新活力。

  截至目前,济南已累计创建改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125个,覆盖门店网点2.9万个,服务居民350万人。从“便利生活”到“品质生活”,济南用一个个生活圈,把文明城市的“舒适感”送到了百姓家门口。

  成长守护

  全链条教育生态滋养青春底色

  “成长中的压力与保护,该如何平衡?”今年9月,在济南市第三届中小学校园心理剧展演上,高中生李一一的困惑通过沉浸式演出呈现,让心理健康教育从“课堂说教”变为“情感共鸣”。

  青少年的成长,是文明城市的未来底色。近年来,济南正以全链条、多维度的教育生态筑牢成长防线: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以心理教师全员培训督导为根基,以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七个一”行动为纽带,联动家校医构建危机干预机制,开通24小时心理关爱热线,全方位织密青少年心理健康防护网;打破校园围墙,拓宽教育空间,市中区学生凭“成长资源地图”将社区图书馆、科技馆等变为课堂,济南高新区“教联体”建设入选全国区域教育创新案例,实现“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无缝衔接。

  特殊群体教育公平更显文明温度。济南实现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100%入学安置,13所特教学校设学前部,通过集中就读、随班就读、送教上门,为特殊儿童搭建起了融入桥梁,让“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落地生根。

  文化浸润则注入精神力量。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济南连续14年深耕“书香泉城”阅读节,打造302所“书香校园”、195个特色阅读品牌。从心理守护到特殊关怀,从书香校园到教联体共享,济南构建起有厚度和温度的教育生态。这座城市以开放的教育视野,让青少年在文化滋养中成长为新时代文明使者,其探索恰如趵突泉的泉水——在传承中创新,在流动中滋养着城市未来的希望。

  平安筑基

  综治中心“一扇门”化解矛盾纠纷

  “工程款全部到账了!”某建设项目精装修劳务班组长程某在历下区综治中心拿到252万元欠薪,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这起纠纷的高效化解,离不开“两拖欠”治理工作专班。工作专班第一时间成立专案小组,通过政策宣讲、法律释明与多轮协调,帮助拿回了全额欠薪。这一案例成为济南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注脚。

  今年以来,济南聚焦基层治理“诉求多头跑、化解效率低”痛点,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核心:纵向构建市、区县、街镇三级治理体系,横向畅通部门协同渠道,既让群众诉求“只进一扇门”,更推动矛盾在基层源头化解;同时,以此为平安基石,提升矛盾预防与治安防控水平,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法治是解纷关键。章丘区综治中心在接待交通事故当事人李先生时,迅速联动公安、调委会、律师与法官组建团队,厘清责任,促成财险公司赔偿31万元,还同步对接法院完成司法确认,打消“赔偿难兑现”顾虑。在此基础上,济南健全“三所联调”机制,培育特色调解品牌,实现“解法结,暖心结”。

  亮眼的数据印证实效。9月底,济南三级综治中心已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9.98万件,非诉化解率超55%。从“一扇门”集中受理,到“一体化”高效办结,济南正以综治中心为支点,不断夯实平安城市根基,让文明城市的“安全感”深深扎根在百姓心中。

  党建领航

  红色引擎激活社区治理新动能

  上个周末,历城区鲍山街道城市之光社区居民张敏约上邻居,一同来到小区健身广场的“睦邻市集”。帮办代办、中医义诊、小修小补摊位前排起长队,亲子手工、声乐表演区满是欢笑——这场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的活动,让张敏直呼“便利又暖心”。

  在济南,这样的民生场景在社区内随处可见:社区食堂里,老年人正在享用干净卫生的饭菜;共享自习室中,学生与备考青年静心阅读;人才驿站里,青年人咨询创业扶持与人才政策;微业服务点前,居民登记求职、报名技能培训……

  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不仅是党建阵地,更是联系和服务群众的一个触点。济南通过提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水平和服务能级,下沉网格力量、开展志愿服务、落实民生实事等,为城市文明发展注入了“红色动能”。

  如今,我市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被帖上“初心践行地”“红色引力场”“亲子欢乐园”“老有所乐家”“人才赋能站”“就业服务圈”“美好生活集”等标签,以先进理念、完善设施与功能,让群众愿来常来,更主动参与治理。在党群服务中心迭代升级中,社区党组织搭建起与群众“双向奔赴”的桥梁,联结居民需求与治理力量,既激活社区治理内生动力,又凝聚多元共治合力,让“红色引擎”持续驱动治理提质增效,为文明济南筑牢基层根基。

  从“一刻钟生活圈”的便民日常,到全链条教育的成长护航,从综治中心的平安守护,到党建引领的社区活力,济南的文明实践始终围绕“人”的需求深耕细作。这座城市以民生“小确幸”织就发展“大幸福”,用看得见的便利、摸得着的温暖,证明文明从不是挂在墙上的荣誉,而是融入三餐四季的生活质感——这份以民生为基、以民心为向的坚守,正是济南跻身全国前列、擦亮文明底色的深层密码。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