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福山区:电力赋能丘陵地区特色农业发展-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10/29 16:53:02
来源:新华社

山东烟台福山区:电力赋能丘陵地区特色农业发展

字体:

  新华社济南10月29日电 题:山东烟台福山区:电力赋能丘陵地区特色农业发展

  新华社记者邵琨

  金秋时节,行走在胶东丘陵地区的多个乡村,田野间叠翠流金,果园里果香四溢。

  在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东厅街道老官庄村,小米已收获完毕,有的农民在地里收拾秸秆,有的在收红薯。田间地头,到处是装满红薯的编织袋,种植户驾驶着农用车往来穿梭。

  “前段时间,村里刚收完小米。谷穗需要脱粒两遍,历经日晒、去石、砻谷、色选、人工筛选等步骤后,成品米圆润饱满。我们村的红薯糖度高、纤维少,市场上供不应求。”老官庄村党支部书记史秀光说。

  为了更好地发展农业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老官庄村成立了小米农作物专业合作社,并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集体经济。合作社还注册了“火岩神谷”商标,致力于规范化生产、提升小米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让小米售价翻了一倍多。

  “土资源”变成“金产业”离不开当地各部门的支持。老官庄村四周环山、地势较高、光照充足,土壤富含有机质与矿物质,适合种植小米和红薯。但这里少雨缺水、电力供应也一度不足,灌溉条件差,制约特色种植发展。

  对此,国网烟台市福山区供电公司新装2台200千伏安变压器,配套3台100千伏安水利专用变压器,这些电力设备通过优化配电网络,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有效支持了灌溉系统的全天候运行;同时,福山区水利局帮助合作社打了3口深度超过160米的机井。机井与电力设施紧密配合,助力解决了灌溉难题。

  “以前浇地靠柴油机,噪音大、成本高,一亩地灌溉下来得花百十来块。现在通了动力电,机井抽水又快又省,成本直接降了一半。等明年开春种小米,有了电力保障,合作社的规模还能再扩大。”老官庄小米农作物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史生田站在机井房旁,看着配套齐全的供电设备,对来年种植充满期待。

  史生田介绍,合作社种植规模达400余亩,带动60多户村民入股。今年小米产量提升了30%以上,现在都快卖完了,村里生产的小米成了名副其实的“金颗粒”。

  又是一年果香时。眼下,福山区回里镇的苹果进入成熟期。漫山遍野的苹果树上,红彤彤的苹果在阳光下闪着光,果园里弥漫着香甜的气息。

  每逢当地苹果大量上市,村民对冷藏储存的需求集中释放。晚上9点,回里镇的鸿澍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吕景伦还忙着往自己经营的冷库里卸车装货。

  吕景伦说:“前段时间库里刚存了一车秋月梨。受前期天气影响,今年苹果采摘推迟了10天左右,很快就要集中保存苹果了。”

  以往,鲜果保存时间短,集中上市时售价往往不高。为破解果农“靠天吃饭”的难题,国网烟台市福山区供电公司自2019年起在回里镇建设及改造低压台区25个,增容5800千伏安,这些电网升级工程通过扩展供电范围和提升输电效率,为冷藏、保鲜等设施提供了充足的电力支持。

  电网改造后,当地果农的水果灌溉、保鲜、冷藏等有了保障。吕景伦介绍,水果冷藏储存后一段时间再销售,价格有望比现在更高。

  如今,得益于电力赋能,胶东丘陵地区村庄依托特色农业,正走出一条乡村产业振兴的“甜蜜路”。(完)

【纠错】 【责任编辑:丁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