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490公里!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成功实施远程机器人手术-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10/29 08:23:10
来源: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跨越490公里!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成功实施远程机器人手术

字体:

  一边是济南的手术台,一边是北京的控制台,两地相隔490公里,却在一场手术中“零时差”协同作战。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真实发生在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手术室中的一幕。

  近日,一位76岁的老人,在5G网络与国产手术机器人的“牵线”下,接受了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张树栋团队的远程精准手术。一场跨越省界的“生命接力”,在毫秒之间悄然完成。

  患者林爷爷(化名)既往有肺癌病史,长期接受靶向与免疫治疗。半年前,他开始出现间断性肉眼血尿,症状逐渐加重,遂来到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经检查,发现其右侧肾盂内长有一个较大肿瘤,手术难度高、风险大。

  “患者本身贫血,加上肿瘤位置复杂,我们希望能请到国内顶尖的专家共同完成手术。”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泌尿外科首席专家、教授魏巍介绍,他立即联系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教授张树栋。双方决定,借助5G+互联网专线通信技术,开展一次“超远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

  “距离这么远,专家不在现场,如何确保手术精准、安全?”面对这样的疑问,魏巍解释道:“5G网络的延迟是毫秒级的,连一秒都不到。北京的专家团队完全可以实时掌控手术进程。”

  手术当天,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手术室中,一台5G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准备就绪,大屏幕上实时同步显示着两地的画面。在北京的控制台前,张树栋手持操纵杆,从容操作;在济南的手术室中,机械臂随着远程指令精准移动,仿佛被注入了“医生的灵魂”。手术用时不到两个小时,即将患者的肾脏肿瘤精准切除。

  令人惊叹的是,从张树栋教授发出指令,到机器人执行操作,整个过程仅耗时9毫秒。“这9毫秒的延迟,在机器人辅助操作中,肉眼无法分辨,手术操控的安全性与精准度能够得到充分保障。”泌尿外科二病区主任孙茂坤介绍,此次使用的手术机器人系统由我国自主研发,突破了人手灵活度的极限,手术视野可放大15倍,操作更精细、稳定,尤其在深部脏器切除与重建中优势显著。

  “过去,这类患者往往需要辗转前往北京、上海等地寻求专家治疗,舟车劳顿,费用高昂。”魏巍表示,“而现在,通过5G远程手术,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内顶尖专家的医疗服务。”

  从济南到北京,490公里的距离,被技术和信任缩短为一场“面对面”的手术。9毫秒的响应,不只是数字的胜利,更是中国智慧医疗迈向“无界协作”的坚实一步。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此次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成功合作,不仅挽救了一个生命,更推开了一扇窗——让优质医疗资源,借助科技之力,跨越山河,普惠更多患者。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