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29日)早上8点半,拿着布满划痕的工具箱,家住济南机车社区的倪玉勇前往社区一位因脑梗而半身不遂的李大爷家中,帮助其修理安装在床上的“上肢牵引康复器”。
今年,70岁的倪玉勇为自己设计了“重阳节方案”——去李大爷家修理康复器械、与团队伙伴商议适老拐杖改造方案、为老伴儿做一顿丰盛的晚饭。“市面上一些康复器械适老化做得不够,大家知道我擅长改造和创新,有什么需要都会联系我。”倪玉勇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已经形成一个志愿团队,为老年人进行器械适老化改造,队员也多是懂器械修理的退休老人。
老年人该有怎样的晚年生活?倪玉勇或许给出一种答案。今年9月,为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推动实现老有所为,山东出台文件,明确了完善基层老年组织网络、深化老年志愿服务、挖掘老年人力资源潜力、扩大老年人参与设施供给等12项重点工作任务,着力为老年人施展才能搭建广阔舞台。
“我们要提升公共建筑、公共场所、交通运输设施以及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无障碍适老化水平,尽可能减少老年人外出不便利的因素。同时,在全社会营造敬老爱老助老良好社会氛围,让老人在服务社会过程中享受更美好的晚年生活。”省民政厅老龄权益保障处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齐静)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