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历下区解放路街道探索“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新路径-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11/01 16:06:58
来源:济南市历下区解放路街道办事处

济南市历下区解放路街道探索“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新路径

字体:

  济南市历下区解放路街道位于济南核心区域,“老城区、老龄化、老问题”的“三老”特征,让基层治理效能提升面临挑战。为破解难题,街道积极探索“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新路径,精心培育“解悠邻聚”志愿服务品牌,用贴心服务织密邻里互助网络,让基层治理更具温情。

  精准导向,提升服务质效

  精准施策,立足需求定路径。统筹党员、社工及志愿者力量,发起“商社共益”号召,鼓励商户民生服务。运用“问卷+走访+座谈”三位一体调研法收集居民“急难愁盼”,将居民需求与服务资源对照,量身打造“暖扬助困”“缘爱助老”等14类定制化服务,实现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的精准匹配。

  精准保障,整合资源树品牌。打破资源壁垒,联动山东黄河河务局、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等10家机关单位,组建“1+5+N”专业化志愿服务矩阵。围绕文化宣讲、法律调解、协商议事等领域,依托“项目认领制”提供精准高效的资源支撑,打造“青未了”“法润历山”“红街坊”等5个特色服务品牌,服务事项达42个,带动上千人次参与。

  精准评估,双向沟通促优化。为避免服务“脱节”,专业社工在服务过程中动态收集居民反馈、组织志愿者召开协作会议,向志愿者同步服务目标调整、重点关注对象变化情况,梳理志愿者发现的新需求和执行难点,进一步补充优化服务内容,逐步总结出“邻里议事定方案—一户一档找难点—对比反馈优服务”的“三步走”工作法,推动服务质效提升。

  人才培育,激活志愿力量

  深化校地结对,赋能社工人才。街道主动对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教授,策划启动“2025菁英培养计划”,以“教授指导-社团结对-基层实操-专家评估”为主线,设计出基层治理项目交流会、项目策划与品牌打造等4期主题课程,着力实现专业社工“赋能—实践—提升”的赋能目标。

  汲取实践经验,培育本土队伍。在历下区创益园指导下,街道组织党员、居民开展6次专题研讨会,牵头组建由党员、能人构成的“社区智囊团”志愿服务队。通过“万步走”“敲门行动”摸排需求,推出“晨曦信号”助老服务项目,开创以绿植观测老人居家状况的新模式。截至目前,队伍已服务40余位困境老人、探访关爱120余人次,带动500人次志愿者参与,经验获各级媒体报道20余次。

  社工带教跟踪,提升专业素养。实施“双轮双驱动”培育模式和“1+N”帮带机制,编写《志愿者成长手册》,成为志愿者基层服务入门工具书。针对项目跟踪过程中志愿者暴露的问题,定制出为期2个月共16节课的分阶系统培训,初级教策划调研、中级学服务技巧、高级讲评估总结,有效打通人才从“愿意服务”到“善于服务、乐于服务”的成长通道。

  创新服务,探索多元形式

  转变服务模式,深化社企合作。推出“生活盒子”志愿服务项目,整合36家企业单位成立“解悠盒伙人”志愿服务联盟,同步建立“社区主理人”机制,邀请有责任心、有专业技能的居民入驻“便民工坊”,采用“公益+低偿”的运营模式将创业指导、文化课堂送到社区,收入扣除运营成本后全部注入社区基金,反哺志愿服务,切实提升了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和持续性。

  加强技术应用,注入数字活力。聚焦老人在使用手机时遇到的障碍困扰,策划推出“银响力”助老项目,按年龄分层设计“聊天通话、打车导航、预约挂号”等课程,并组织志愿者“一对一、手把手”入户辅导、熟悉操作,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针对独居、行动不便老人的就餐难题,“星汇助餐”线上预约平台简化流程,老人或家属只需在手机上点选餐品、预约时间,志愿者便会按时将热乎饭菜送到家中,让助餐服务更高效、精准。

  推动场景共营,嵌入生活日常。为实现便民服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街道将电梯间、闲置仓库改造为4处“嵌入式”便民驿站,把工具共享、干洗维修等3大类40项服务按需投放到社区角落。打破传统定点模式,在企业楼宇、宿舍院落开展17场“邻聚市集”,成为“服务+文化+社交”的多元化空间,带动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建设者”。

【纠错】 【责任编辑:贾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