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致命性心律失常与140kg重度肥胖同时袭来,生命还有几分胜算?
这个看似无解的问题,10月19日下午,摆在了滨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一病区全体医护面前,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死救援,正在悄然拉开序幕。
四重危机压境,生命防线濒临崩塌
10月19日下午,一名青年男性因“急性心梗合并急性心衰”被紧急转入ICU。他体重高达140kg,心脏长期不堪重负,此次更接连遭遇“心源性休克”与“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连环打击——后者在24小时内发作≥2-3次恶性心律失常,如同心脏电路系统陷入暴乱,每一次发作都可能致命。
“入科时血压测不出、血氧持续下滑,传统治疗完全失效。”重症医学科一病区主任于立萍回忆道,“重度肥胖+心梗+心源性休克+电风暴”这四重危机,将常规介入手术的风险推至“禁区级别”,救治团队面临着“一步错、满盘输”的严峻挑战。
多学科“生命战队”出击,筑起钢铁防线
危急时刻,于立萍带领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机制,心内科二病区、心脏外科、麻醉科、放射科专家火速集结。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保卫战就此打响。
团队果断敲定“先稳生命、再除病灶”的精准策略:先以V-A ECMO搭建体外生命支持系统,稳住濒临崩溃的生命体征;再在ECMO护航下实施冠脉介入手术,从根源上解除心梗危机。
然而,救治之路并不平坦。患者过于肥胖,置管困难重重;术中仍反复室颤,医护人员在ECMO支持的基础上,共实施100余次精准电除颤,每一次电极板的落下,都是对技术与心理的双重考验。
“除颤成功后,患者意识转清,眼神里写满恐惧……”值班医生回忆,“我们一边安慰,一边战斗。那一刻,不只是治病,更是治心。”
从“保命”到“康复”,温情守护点亮希望
在ECMO的守护下,10月22日,心内科二病区主任医师吴向军带领团队,在麻醉科的配合下,成功完成滨州市人民医院首例“ECMO护航下的冠脉造影+支架植入术”,打通堵塞的左前降支,从源头遏制了心律失常的“风暴眼”。
术后,患者未再发生室颤,但挑战并未结束。心力衰竭、肺部感染、脱离ECMO与呼吸机……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在多学科团队日夜不停的精细救治调整与守护下,患者先后于10月25日在心脏外科团队协助下成功撤离ECMO,28日拔除气管插管,31日转回心内科二病区。
“当病人逐渐康复,当家属和所有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脸上都露出笑容时,我们知道,这场仗,我们打赢了。”于立萍感慨道。
如今,在心内科二病区的普通病房里,这位曾经在生死线上挣扎的年轻人,终于能够与家人平静交谈,脸上重现久违的笑容。当他紧握医生的手,轻声说出“谢谢你们没有放弃我”时,所有的疲惫与坚守都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这场持续8昼夜的生死奋战,不仅是一场技术的胜利,更是一次关于生命尊严的守护。每一次除颤电极的落下,每一次药物的精准调整,每一个不眠夜的坚守,都在诉说着医者最朴素的信念——生命至上,永不言弃。(舒孟良 信淑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