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各方目光焦点的青岛“十五五”规划,正在紧张编制中。
青岛市发展改革委日前表示,青岛坚持“开门编规划”,广泛开展公众建言征集、问卷调查、专家座谈会、专题调研等活动。目前,“十五五”规划公众意见征集阶段基本完成,收到一大批热心市民提出的宝贵意见。同时,青岛先后召开多次的“十五五”规划专家座谈会也收获很多真知灼见。这些建议经过深入梳理分析和研究论证后,将在规划编制中充分吸收采纳。
五年来,青岛牢记“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殷殷嘱托,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于2024年达到1.67万亿元,“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长5.9%,居同类城市前列。
高质量发展的向好态势如何在“十五五”延续?站在新起点,一份科学详尽的城市发展战略蓝图,正在集聚众智中逐渐成形。
科学谋新篇
“十五五”时期是青岛高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继往开来、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作为中国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山东发展的龙头,青岛肩负着国家赋予的一系列重大战略使命任务,肩负着经济大市挑大梁的重要责任。
放眼新一个五年,青岛经济发展活力胜过压力,机遇大于挑战。青岛要立足已有基础、把握时代机遇,前瞻性把握形势发展变化和战略重点,就必须锚定“走在前、挑大梁”,找准在全国、全省大局中的坐标定位,拿出一份更具战略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青岛多次举行“十五五”规划专家座谈会,分领域对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城市空间、扩大内需等做专题研究,广泛听取专家意见。
聚焦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持续发力,专家们纷纷献策。青岛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副主任李光全提出,加快建设青岛科创大走廊,对标先进科创走廊,着力打造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三链融合的青岛市新质生产力集聚带。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张峻峰建议聚焦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大力提升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提出,要加强校地融合发展,加大对驻青高校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青岛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杨天梅建议,要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打造区域人才集聚高地。
青岛城市经济学会主办的青岛发展20人论坛、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打造的统战智库、青岛市产业发展研究院、青岛市经济发展研究院等智库机构围绕“十五五”时期青岛发展的宏观形势和阶段性特征形成的各项研究成果,也成为规划编制的有益参考。
这些良言良策,将为青岛制订一份落实国家战略、符合青岛实际、彰显时代特征的规划提供前瞻思考。
规划编制组在经过深入分析后充分吸收采纳相关建议。例如,7月举行的全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共围绕26个领域提出67条具体意见建议,经过逐条梳理,涉及的26个领域在规划《纲要》框架稿初稿中均有涉及,67条具体意见中已基本吸收采纳38条、拟在规划《纲要》专栏或专项规划中研究吸收采纳21条。
广泛集民智
五年规划,既关乎城市发展的方向,也涉及万千市民的福祉。
7月起,青岛启动“十五五”规划的公众意见征集活动。来自全市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年龄层的市民将自己对未来的想法、建议通过“青岛政务网”“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及“青岛发布”公众号等多重渠道提交给青岛“十五五”规划编制组,为城市今后五年的发展贡献“金点子”。建言内容涉及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经略海洋、扩大内需、对外开放、深化改革、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生态环境、文化发展、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事关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
这些“金点子”,既有事关城市产业升级的“大视野”,又见关乎宜居城市建设的“绣花功”。
“海洋是青岛得天独厚的优势,要深化‘海洋强国’战略,推动海洋科研、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坚持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及低空经济,推广青岛AI智造新势力。”“建议青岛打造一批集科技与娱乐、运营于一体的文化潮IP。”“青岛是品牌之都,要提升青岛品牌在全国的竞争力,鼓励青岛啤酒等品牌开展文创联名,吸引年轻群体消费。”“坚持青岛城市建设精细化、智慧化,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更新改造燃气等老化管线管道,开展完整社区建设等。”“加大生育补贴力度,提高生育率,保障以人口为基础的社会发展。”
这些普通市民提出的建议,带着对民生所向的细致洞察,让规划在保持科学性、严谨性和专业性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接地气的亲和力。
“门”越开越大
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青岛用好更多渠道,聆听市民代表的心声,触摸社情民意温度,让“开门编规划”的“门”越开越大。
规划编制组把12345·青诉即办作为感知社情民意的探头。一条条原生态建言,承载着广大市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具象期盼。从近期受理的公众来电来信看,市民对“十五五”城市发展的诉求主要聚焦于城市环卫、物业管理、供暖、消费者维权等领域。
除了广泛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座谈会,规划编制组还会同有关部门,多次赴基层一线、企业、镇街——在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施工现场、市北区某快递集散点、网约车平台企业等开展座谈交流,了解进城农民工、新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就业服务、随迁家属安置等情况;在西海岸新区灵山卫街道、平度市白沙河街道、莱西市水集街道,了解推进城乡融合、新型城镇化发展情况,确保规划编制的每一笔都蘸满民情民意,每一页都写满人民期待。
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十五五”《纲要》框架稿形成了初步成果,下一步将对标对表中央和省委规划《建议》,根据市委规划《建议》部署,研究形成规划《纲要》草案,经市委、市政府研究通过后,提交市人代会审议。下步工作中,规划编制组将针对上述建议重点深化研究论证,更好体现各界人士意愿和诉求。同时,坚持开门编规划,利用多种渠道途径,进一步向专家学者、代表委员、企业家、党外人士等对接请教,持续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基层经验吸收到规划编制工作中,让“十五五”规划更贴近各行业一线、更体现专业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