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邹城:“攀高向新”奔赴资本市场-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11/05 16:36:25
来源:大众日报

山东邹城:“攀高向新”奔赴资本市场

字体:

  前不久,珞石(山东)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珞石机器人”)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冲刺港股“全系列智能机器人第一股”。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珞石机器人是一家能够同时量产工业机器人与协作机器人(两者统称多关节机器人)的企业。2024年公司的多关节机器人销量国内排名第三、全球排名第七,2023年起,公司在销量增长率方面连续两年位居中国主要多关节机器人制造商之首。作为全球领先的下一代人工智能机器人企业,珞石机器人为全球约4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家不同行业领域客户提供机器人及机器人解决方案。

  珞石机器人赴港IPO,不仅标志着这家高新技术企业迈向全球资本舞台,更成为邹城以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标志性事件。“科技创新的拳脚得以施展,离不开邹城的全链条赋能。”珞石机器人董事长庹华坦言。邹城将企业上市作为产业升级核心引擎,“一企一策”帮扶,推动珞石机器人在2024年12月完成股份制改造,当月即在山东证监局备案辅导,成为当年济宁唯一获此进展的企业。

  “为让更多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企业叩开资本大门,我们构建起‘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上市培育体系。”邹城市金融运行监测中心资本市场科科长倪冲介绍,当地一方面设立5亿元产业基金、1亿元“投贷联动”基金,联动国家级资本破解企业融资痛点;另一方面搭建企业梯次培育矩阵,目前已覆盖154家齐鲁股交挂牌企业、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A股上市公司及19家省市级上市后备企业,奔腾漆业、艾孚特科技等5家企业已签约券商启动上市进程。

  奔赴资本市场的底气,源于邹城对科技创新赛道的深耕。邹城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乔凡英介绍,当地聚焦机器人、新能源船舶、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煤基化工等关键赛道,通过“技术突破、产业集群、生态构建”的发展路径,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形成多领域协同发力、全链条赋能增效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正是源于科技创新,我们首次实现了反式乌头酸的生物制造,建成了全球首个千吨级生产线。”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德峰告诉记者,技术上的突破让反式乌头酸的生产成本从之前化学合成的一吨100万元,大幅降低到现在的每吨3万元。

  截至目前,邹城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84家,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等优质企业45家。随着珞石机器人冲刺港股,邹城“科技创新+资本赋能”的发展路径愈发清晰——既推动本土产业链现代化升级,更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注入持续动力。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