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山东奥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无尘车间里,一条全自动生产线正安静运转。“这是我们用生物酶法生产阿洛酮糖的‘绿色生产线’,一年能新增销售收入8亿元。”公司研发中心主任王淑华指着设备介绍,“以前传统工艺能耗高、污染大,现在引入绿色技术,清洁高效,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
不远处,时风集团的“源网荷储云”调度中心大屏幕上,7个产业园的发电、用电数据实时跳动。“我们自建的光伏系统一年发电2.2亿度,减排二氧化碳22万吨,相当于省了3500万元电费!”集团总经理助理刘乃岭笑着说,“绿电加持下,我们的新能源车都卖到了中亚和欧洲。”
绿色技术成为企业“点绿成金”法宝的同时,传统企业也在“绿色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在山东九路泊车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试车区,一座集成式智能立体充电站格外引人注目。“充电5分钟,续航百公里——这是我们为新能源车量身打造的‘超充神器’。”公司负责人陈国云边说边演示手机预约充电功能,“用户点一点,就能预约、支付、监控全程。站顶还装了光伏板,自发自用,绿色又省钱。”
高唐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正才介绍,该县已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2家、省级3家、市级1家,绿色制造的“梯度培育”格局正逐步成形。眼下,高唐正以创建“零碳工厂”“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为新目标,推动更多企业加入绿色转型大军。“我们要让绿色制造从‘盆景’变‘风景’,带动全县工业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张正才表示。(记者 赵艳君 通讯员 李云铮)
【纠错】 【责任编辑:贾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