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两创”铸华章,儒韵济宁启新程-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11/05 07:34:18
来源:济宁市委网信办

文化“两创”铸华章,儒韵济宁启新程

字体:

  近年来,济宁聚焦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先行示范区与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奋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文化传承发展的道路上既赓续千年文脉、又谱写时代新篇,不断彰显“走在前、勇争先”的实践气魄与文化自信。

 研阐发,攀登学术高峰

  自孔子博物馆迤逦北行,至孔庙正南门五百米外,可见一处建筑群隐于镂空花墙之后,这里便是成立于1996年的孔子研究院。

  2024年9月,由孔子研究院推出的“中华礼乐文明大系”丛书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2025年4月,该丛书入选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该系列将传统礼乐文明进行现代阐释与体系重建,使其从高阁典籍走向社会大众、从学术话语转为生活实践。

  近年来,济宁借助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孔子研究院、孟子研究院、曾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馆等研究平台,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涌现出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出版《儒学精神与中国梦》等学术著作160余部。

  从高标准创建曲阜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到全方位提升鲁国故城、大运河南旺枢纽两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再到系统性构建富有济宁特色的“博物馆之城”发展格局……济宁以创新赓续文脉,将厚重的历史转化为可触、可感、可参与的文化体验,让文化遗产散发出历久弥新的时代光彩。

  当然,济宁在儒学研究阐发中勇攀学术高峰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文化传承新模式。

  打响“儒学讲堂”普及教育品牌、设立济宁政德教育干部学院——将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理论宣讲、文化普及与干部教育之中,济宁不仅打通了文化惠民的“最后一公里”,更构建起一条贯穿思想引领、社会教化与人才培养的创新链条,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里迸发出深远而蓬勃的影响力。

 走出去,对话文明互鉴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今年7月,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如约而至,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再次开启了一场关乎人类文明未来的对话之旅。

  随着活动影响力的持续提升,如今,论坛已经从单一学术论坛逐渐扩展为人文综合论坛,从最初的儒家思想研讨,逐步延伸至多个领域,搭建起了一座跨越国界、连接东西的文明桥梁。而这也恰恰反映出中华传统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迈向世界,深度融入全球文明对话。

  近年来,济宁成功承办11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42届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等重大活动,搭建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新平台。

  这一系列举动,不仅推动了儒家思想与现代议题的深度交融,更让中华文明的精神基因成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探索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智慧源泉。

  与此同时,济宁也在大力实施文化“出海”战略,以影像为舟、以故事为帆,推动一批承载儒家文化精髓的优秀纪录片走向世界。

  构建国际传播体系,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支点。

  从举办“第三只眼看中国·大美中华”国际短视频大赛,持续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到开展“走读山东·外眼看济宁”等系列感知体验活动,以年轻化语言展现孔孟之乡时代风貌;从组织“走读中国”大型中外媒体交流与全球化网络宣传,吸引各国青年亲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到打造“世界古典学大会·走读中国”之齐鲁印象行,展现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的济宁故事。

  以品牌项目为牵引、以青年群体为重点、以体验交流为纽带,这些扎实而富创新性的实践,既生动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活力,也为更多城市开展国际传播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济宁经验”。

 融文旅,赋能产业新局

  走进尼山鲁源村,仿佛推开了一扇千年儒门,步入孔子心中的理想世界。在这里,人们可以亲手触摸千年圣迹,静听风铃如古诵《论语》;观赏水幕倒流奇观,于光影交错间体悟天人合一;沉浸于遗址田园,瞬息之间,恍若穿越回春秋市井烟火之中。

  将厚重的儒家文化与现代娱乐方式巧妙融合,正是尼山鲁源村的独特魅力所在。依托数字化手段创新赋能,景区多处打造沉浸式演艺场景,把静态展示的儒家文化转化为动态传承的鲜活体验,让游客从“旁观者”变为“剧中人”,获得全方位、深层次的文化沉浸感。

  而这,仅仅是济宁聚力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的一抹缩影。

  近年来,济宁充分依托本地文化资源优势,成功引进无锡灵山、华强方特、恒力等一批国内领军企业,高标准打造尼山圣境、方特东方欲晓、福特纵横等一批文旅新地标;创新融合古老街巷与现代商业,涌现“运河记忆”、曲阜“灯火蓼河里”等一批文化街区;全面赋能文旅场景以科技智慧,推出“AI导游”、智能Vlog、AI换脸等一批数字体验。

  济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率先组建孔子文旅集团,整合优质资源,打造儒韵文旅品牌。同时,牵头成立数字文化产业联盟,推动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为传统业态注入新活力。在一系列政策扶持与市场引导下,尼山文旅、豆神动漫等一批重点企业迅速崛起,成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军力量。

  目前,济宁已成功创建国家级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共16家,形成集聚效应和示范标杆。2025年上半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42亿元,位居全省第四,占生产总值比重达4.7%,位列全省第三,充分彰显出文化产业作为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地位。

  随着一批批重大文旅项目落地有声,一条条文化街区焕新亮相,各类富有时代科技感的沉浸式场景纷至沓来。如今,济宁正以扎实步伐推动文旅融合走向纵深,持续释放发展新动能,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未来,济宁将继续以“走在前、开新局”的担当,让孔孟之乡的智慧光芒,不仅照亮历史的回廊,更温暖时代的脉搏,汇聚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磅礴文化力量。

【纠错】 【责任编辑:贾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