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条增长曲线,勾勒山东外贸突围之路-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11/11 09:22:33
来源:大众日报

三条增长曲线,勾勒山东外贸突围之路

字体:

  实现进出口2.89万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山东外贸交出前10个月成绩单。

  展开数据看,电子元器件、汽车出口以及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构成了山东应对当前国际贸易环境诸多变化的三大亮点。

  汽车出口实现“多点开花”

  随着新一代能源与汽车技术革命的开展,电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国际能源署今年5月发布的《全球电动汽车展望2025》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达1700万辆,首次占全球汽车市场20%。2025年全年销量预计突破2000万辆,占新车总销量超四分之一。

  报告还提到,中国的电动汽车产量占全球电动汽车产量的70%,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量占全球总量的40%,而这其中也不乏山东企业的身影。

  在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车间的全自动化流水线上,平均每90秒就有一辆崭新的电动汽车下线。公司制造中心总监侯超介绍,依靠自主研发与创新,公司目前已经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建立了合作,今年前十个月出口电动汽车同比增长187%。“今年以来,我们又成功开拓了中亚、东南亚、阿拉伯等新兴市场,目前海外订单排期已至明年一季度,多条生产线保持满负荷运转。”侯超说。

  今年前10个月,山东汽车出口532.2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电动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17.4%。

  青岛海关统计分析处副处长张志勇介绍,全省今年前10个月的汽车出口中,商用车实现出口438.5亿元,同比增长30.8%。其中,货车186亿元,增长43.2%;客车39.9亿元,增长42.3%;专用汽车36.7亿元,增长35.7%,呈现出“多点开花”的态势,山东的汽车产业正在全球市场加速崛起。

  元器件制造企业“抢滩”未来产业

  在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平均每0.1秒就有一件智能传感器制造完成。“这是我们生产的声学传感器产品,它是智能手机实现通话功能的核心部件。它最重要的部件是芯片,世界上只有两三家企业可以生产此类高端芯片,我们目前在技术和生产能力方面均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负责人张敏介绍。

  电子元器件制造产业是现代工业的核心支柱之一。近年来,随着5G通信、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全球电子元器件产业格局和供应链格局正在加速演变,可以说在国际贸易领域,在当前这个时间段谁搭上了全球电子元器件发展变革的“快车”,谁就在未来国际贸易竞争中掌握了更多主动权。

  近年来,围绕推动电子元器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山东深入开展工业经济“头号工程”,通过“链长制”整合产业链,培育了一批在全国、全球市场范围内有影响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在今年前10个月的山东外贸数据中,机电产品实现出口8583.7亿元,同比增长8.1%,占出口总值的48.8%,几乎扛起了山东外贸出口的“半壁江山”。而这其中,电子元件以超20%的增长速度表现亮眼,更多像歌尔一样的山东企业正在加紧抢占这条全球贸易的“未来赛道”。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成稳外贸第一大市场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今年9月发布的《中国“一带一路”贸易投资发展报告2024—2025》指出,尽管当前全球经济遭遇众多不确定性,但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产供链韧性持续显现。报告同时指出,2024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对中国外贸增长贡献率达67.8%,货物贸易规模首次超过中国货物贸易总额一半。

  作为外贸大省,近年来山东持续深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潜力。今年前10个月,山东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实现进出口1.85万亿元,增长8.4%,占全省外贸的64.2%,这一市场成为全省稳外贸的第一大市场。

  以对非贸易为例,在山东港口烟台港,平均每周都有2—3班货轮往返中非之间,将我国的机械装备、建筑材料等运往非洲国家,也将非洲的矿石、农产品等运回国内。烟台海关数据显示,近三年烟台港中非班轮货运量年均增长率达117%。

  “中非班轮航线精准对接非洲国家经济建设需求,构建覆盖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运输网络,实现了对非沿海国家的全覆盖。出口货物包括风电设备、工程建材、机械车辆等200个种类。”山东港口烟台港生产调度中心副主任李骏说。

  山东社科院研究员顾春太表示,着眼四季度和明年,山东需在积极扩大区域内有效需求、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等方面下功夫。(完)

【纠错】 【责任编辑:丁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