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沾化:小网格“调”出大心安-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11/11 11:19:37
来源:滨州市沾化区委宣传部

滨州沾化:小网格“调”出大心安

字体: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滨州市沾化区富源街道北陈村的监控视频研判室里,网格员陈红红正在“户户通”实时大屏前,用鼠标进行“指尖巡逻”。“有了‘邻里守望’工程的加持,遇到突发状况第一时间就能处置,乡亲们都说‘心里踏实多了’!”她指着屏幕感慨道。

  这样的安心,源于富源街道用“绣花功夫”织就的治理网络。作为山东首个推行村级调解员“阳光推选”的试验田,富源街道以调解队伍专业化作为核心抓手,创新实施“专职调解员+网格员”管理模式,50名村级调解员中网格员占比88%,实现“一村一员”全覆盖。队伍的专业化与本土化结合,使调解成功率跃升至100%,今年累计化解纠纷570件,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在大王社区综治中心,一场持续了近半年的宅基地界定纠纷,在调解员王吉华的多次耐心劝导下,最终得以化解。当事人的握手言和,正是该街道创新实施的“1+3+3+N”矛盾联合调处机制的一个缩影。富源街道整合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三所联调”力量,形成“述、熟、梳、疏、舒”五步调解法。同时,创新打造四大品牌调解室,与“心安富源”小程序实现双轨并行,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水管堵了?施工队上午就到!”大卢王新居的网格员卢新房揣着“民情日志”再次敲开了村民高玉荣的家门。这本泛黄的小册子记满了民生琐事:东胡村坑洼路重修、独居老人医保代办、农田灌溉渠清淤……去年以来,138名身穿蓝马甲的网格员以“早巡+夜访”模式走遍41个行政村,47项急难愁盼问题被列入“民生清单”,6项重点事项被确定为“民生实事”。

  除了人防人巡外,科技也成了基层治理的“千里眼”和“顺风耳”。街道投入200万元升级“雪亮工程”,新增探头覆盖城乡接合部,网格员通过实时画面预判风险,12起隐患被扑灭在萌芽期。

  当夕阳映照在罗家村的冬枣大棚上,连片的银色薄膜与监控探头的闪光点交织成网。富源街道用“微调解”凝聚“大心安”的创新实践,构建起多元共治、科技赋能、民心凝聚的“全民心安新格局”。“抓矛调就是抓民生,群众心安才是治理的落脚点。”富源街道党工委书记张伟表示,将继续推动调解力量下沉网格、智慧平台全域覆盖,以小网格“调”出大心安,为“文明沾化、渤海名城”建设注入强劲动能。(赵振帅)

【纠错】 【责任编辑:贾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