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博山区:办好民生“小事” 激活基层治理“大能量”-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11/12 17:06:11
来源:淄博市博山区委宣传部

淄博市博山区:办好民生“小事” 激活基层治理“大能量”

字体:

  今年以来,淄博市博山区在基层治理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通过创新服务机制、搭建沟通桥梁,让民生“小事”落地见效,激活基层治理“大能量”。

  “马上办”+“帮代办”,民生服务“不打烊”

  “有难事,找村上!现在真管用。”这是石马镇群众常挂在嘴边的话。今年以来,该镇以《民生“石”事“马”上办方案》为抓手,在完成镇村两级63件民生实事基础上,聚焦大走访发现的难点堵点,重点推出18项重点民生事项,用“马上就办”的速度回应群众诉求。

  “阿姨,您反映的路灯问题,今天就安排维修。”中石村包村干部任丰年接到村民王女士诉求后,当场登记、联系电工,当晚路灯便重新亮起。这样的高效服务,源于石马镇建立的“24小时解忧热线+干部主动接单”机制——全镇14个村开通热线,村干部与包村干部“接单”后,为群众量身定制“一人一策”解决方案。为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变化,该镇还通过大喇叭播报、村民群推送、主题党日宣讲等“图文+现场”形式展示成效,组织“市民看变化”活动,邀请群众实地体验、监督反馈,让治理过程成为群众参与的“同心工程”。

  “刘奶奶,您要的降压药我带来了!”响泉村志愿者伊桐杰为独居老人送药的身影,是石马镇“民事帮办”服务队的日常写照。今年,全镇14个村组建志愿服务队,推出物品代购、上门义诊、亲情连线等19项基础服务,还新增公益理发、法律咨询等特色项目,累计开展帮办代办服务150余次,被群众亲切称为“行走的小管家”。从独居老人的降压药到邻里间的临时帮衬,这些“微服务”已成为石马镇的“新常态”。

  为确保“事事有回音”,该镇创新“问题收集—分类交办—结果反馈”闭环机制:包村领导统筹协调,镇主要领导每两周召开专题会,将群众诉求分类标注、精准交办;重点问题召开二次研判会跟踪进度,走访干部上门回访。“垃圾桶及时清理后味道小多了,没想到你们还专门来回访!”芦家台村村民蒋衍秀的点赞,正是闭环机制落地见效的生动注脚。

  “板凳拉呱”搭桥梁,治理效能“节节高”

  “小区路灯太暗”“独生子女费咋领”……傍晚的龙泽园社区文明实践站里,几个人围坐一圈,城西街道“板凳拉呱”活动正在进行。居民你一言我一语提诉求,社区包居人员边听边记:“您反映的问题,我们尽快协调解决。”今年以来,这样的“拉呱”已在城西街道开展70余场次,成为干群沟通的“连心桥”。

  “板凳拉呱”的吸引力,还来自不断创新的形式。街道还联合文艺团体,将政策宣讲融入快板、小品,在社区小公园搭起“文艺宣讲台”,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了解治理成效。“形式新、内容实,我们都爱来!”居民们的热情参与,让基层治理有了“烟火气”和“人情味”。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博山区把群众的“烦心事”变成“舒心事”,用一件件民生“小事”的解决,汇聚成基层治理的“大能量”,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纠错】 【责任编辑:贾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