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多措并举筑牢城市温暖防线-新华网
山东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11/13 15:49:04
来源: 大众日报

山东东营:多措并举筑牢城市温暖防线

字体:

  日前,在山东省地热能试点工程东营市东营区吾悦广场能源站内,技术员正在对供暖设施巡检。

  随着气温逐渐降低,山东省东营市马上进入一年一度的供暖季。连日来,本报记者一线探“暖”,现场了解到,目前各家供热企业正在紧张有序地开展正式供暖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从设备调试、管网检修到服务升级,多措并举筑牢这座城市的“温暖防线”。

  1 “暖流”跑在“寒流”前

  11月8日,东营区文汇街道鑫都康城小区的叶女士欣喜地发现,家里的暖气片开始温热了。“今年供暖又提前了!”她摸着暖气片,脸上绽放出满意的笑容。

  记者从东营区油城公用事业集团油城热力公司获悉,为切实保障辖区居民温暖过冬,回应群众对舒适居住环境的迫切需求,该公司所辖供热服务区域已于11月7日提前启动供暖工作,后续将根据天气变化情况逐步调节供水温度,确保居民家中温度稳定达标。

  冬季供暖事关民生福祉。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油城热力公司针对西城片区热用户,专门开通24小时客户服务热线,构建起全方位的供热服务保障体系。“无论居民遇到供暖缴费流程咨询、暖气开停办理、管道积气排放指导,还是暖气不热等各类问题,都可随时拨打电话求助。”油城热力公司负责人王磊介绍,客服热线将为居民提供业务咨询、故障报修、服务监督、客户回访等“一站式”优质高效服务,确保用户反映的问题能够得到快速响应、及时处理,公司将用专业服务守护辖区居民的冬日暖意。

  不仅仅是东营区,自11月初开始,东营市多个县区的热企通过新媒体渠道,向辖区居民陆续公布了提前供暖的消息。

  走进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路清洁能源供热站,智慧大屏上数据实时跳动、井然有序。工作人员刘建军正全神贯注地监控各换热站工况,确保供暖系统平稳运行。与此同时,宏益热力公司的“暖到家”服务队正穿梭于各个小区,逐一开启用户阀门,确保热流顺畅入户。

  作为东部及北部片区的主要供热保障企业,宏益热力服务范围覆盖161个小区约10万户居民。为确保庞大系统“血脉畅通”,公司自10月10日起,便陆续启动住宅小区二次管网的注水试压工作,为正式供暖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垦利区,蓝天供热公司承担着垦利城区、“三供一业”油田移交片区集中供暖任务,已于10月20日进行注水试压,目前开始试运行供暖。“供暖初期,暖气不热的主要原因就是循环不畅和暖气片中积存空气所致,这种情况需要进行排气操作,将管道内残存的气体排出管道。”针对供暖初期居民感觉家里暖气不热的问题,蓝天供热供暖管家杨磊解释道,供暖初期,温度、压力会逐渐上升,所以需要耐心等待,管线循环会逐渐热起来。

  为从根本上解决供暖问题,河口区实施了城区供热设施改造提升项目,对春和园、夏安园等小区供热设备间进行改造,为中央街商户铺设供暖一二级网,新建换热站并对春和站、夏安站等换热站进行更新改造,改造海河南路一级网及海宁站至中心学校供热二级网,使河聚路中央街、康宁路、河滨路、丽水园周边商铺实现集中供暖。通过“冬病夏治”停暖检修、增加热源供给、调节管网平衡等措施,长期影响供暖效果的低温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 地热能绘就供暖新图景

  这两年,地热能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正为东营冬季供暖注入绿色动力。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实施的地热清洁能源供暖项目,正是一个标志性的能源“焕新工程”。2023年,总投资1.26亿元的徐州路清洁能源供热站正式投运。昔日机器的轰鸣、如山的煤堆和高耸的烟囱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整洁车间内有序排列的红蓝管道与灰色罐体,以及控制室内轻点鼠标即可掌控全局的智能化操作。

  包括徐州路清洁能源供热站在内,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热清洁能源项目总投资达20亿元,计划建设12座分布式能源站、111眼开采井和111座回灌井及附属梯级利用系统,改造123座热力站及72公里输配管网。建成后,将实现全区1640万平方米地热能供暖全覆盖。

  “在上一个供暖季,徐州路清洁能源供热站所属热力站已为11个小区提供了稳定舒适的清洁供暖”,东营市东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产业发展部负责人宋志强介绍。开发区还同步建设了3处地热能源站,90眼钻探地热井及配套项目建设,预计项目投运后将惠及约2.5万户居民冬季采暖,并大幅减少标准煤消耗和二氧化碳、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

  东营区的绿色供暖实践同样硕果累累。华泰金融中心—吾悦广场片区中深层地热能替代燃煤供暖项目已投入运行,钻井深度达2020米,年可节省标煤1.1万吨,有效解决了片区热源不足难题。“项目能源站和地热井已建成,预计11月底前即可联调试运。”东营区油城公用事业集团油城热力公司负责人王磊介绍,今年东营区计划推行地热井供暖的小区均实行双热源保障,在极寒天气时可无缝切换传统热源,确保居民温暖不减。

  河口区则通过争取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3200万元,实施了65万平方米地热清洁取暖替代项目,停用西区锅炉房,城区集中供暖用煤量从年均10万吨降至5万吨。据了解,目前,东营市地热能供暖面积已达1500万平方米,2025年实施地热能开发项目10个,计划新增地热供暖面积1000万平方米,今年冬天将实现投入运行,有效助力新型能源体系构建与“双碳”目标实现。

  3 “供暖管家”守护万家温暖

  冬季供暖事关千家万户,扎实细致的服务是体现城市温度的关键。

  11月8日,在东营区文汇街道胜泰社区工农小区,记者见到了正在为居民王女士解决供暖问题的“供暖管家”赵宝现。该住户家一个卧室的暖气片不热,他现场进行了疏通处理并检测了管道温度和室内热效,承诺半个小时后再上门测温。“有事找‘管家’,响应特别快!”王女士对“供暖管家”工作十分认可。

  供暖开始后,“供暖管家”需要做哪些工作?赵宝现介绍,供暖期内,一线运维人员在保证供热系统各个环节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还要深入各个小区,逐户排查用户的用热情况,为用户普及供热知识,听取用户的意见建议。“我们还会帮助用户对家中的供暖设施进行排气、维修等,并提醒用户要正确采取室内的保温措施,确保家中温度适宜,过好温暖、舒适的冬天。”

  今年,东营区组建起一支由220余名“供暖管家”组成的队伍,构建起覆盖510余个小区、21.3万户居民的“最短服务圈”,手机24小时不打烊,承诺30分钟内响应居民诉求。针对老年居民、行动不便群体,社区与供暖企业联动开展上门服务,讲解供暖常识、协助线上缴费、排查室内供暖隐患;各小区设置集中咨询服务点,发放供暖指南,现场解答居民疑问,让服务精准触达需求末梢。

  为让居民全方位感受到冬季的温暖,垦利区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节假日正常上班,并通过社区公告、微信公众号、“供暖管家服务牌”等渠道公布24小时供热服务专线电话,优化“诉求受理-处置-反馈”闭环机制,确保群众诉求及时响应。河口区则持续推行“供暖诉求办理网格化”“城管进社区”“访民问暖专班”等措施,以中层干部派驻社区副书记为支点,下沉一线,成立“供热诉求处理专班”,组建“齐心协力助暖”工作群,依托街道、社区、物业等形成供暖合力。

  为更好服务广大热用户,利津县城市供热有限公司对客服系统、收费系统与智慧供热平台进行了融合升级,通过平台运行,能够实现远程控制、精准调度、平衡热网和维修服务动态全程跟踪,确保整个城区供热平稳运行。“我们设置了8部供热客服电话,安排了12名专职客服人员,5支抢修队伍,24小时坚守工作岗位,全面提升服务质量,确保城区居民温暖过冬。”利津县城市供热有限公司客服部主任顾伟伟说。

  在广饶县能源集团宏源热力公司换热站正和首站调度中心,智慧供热管控平台的大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整个城区供热系统的运行状况,热源温度、管网走向、换热站参数等信息一目了然。工作人员紧盯屏幕查看运行情况,及时处理突发情况,确保供暖工作正常运行。“我们的智慧供热管控平台,主要是对6处热源、182座换热站、115个居民小区以及所有供热管网温度、压力、流量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如果设备运行出现故障,平台上就会预警提示,我们会及时联系相关负责人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当室外温度下降时,平台也会及时调整供热参数,确保用户室内温度始终保持在舒适范围。”广饶县能源集团宏源热力公司调度中心副主任徐健康说。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