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十一”期间,山东省枣庄市各生产企业备足货源,物流企业腾仓扩容、提升运力,全市电商物流产业链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图为市中区一家物流处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分拣快递包裹。
又一年“双十一”如期而至。枣庄电商企业与物流系统全面进入“战时状态”,通过智能化仓储、无人配送、城乡协同等多措并举,确保商品从仓库到家门畅通无阻。
快递业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关联一二三产业。货畅其流,不仅是“双十一”背后的电商经济火爆,更表明蓬勃发展的快递业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看投资——
打造现代化综合物流园区
连日来,在枣庄邮政处理中心,2条自动化分拣线正以每小时3万件的速度处理包裹,10余辆快递车在装车区整齐排列,工作人员有序将分拣好的包裹装车发运。
“我们启用全自动化分拣系统,日均处理快递量达28万件,确保‘即到即分、即分即走’。”枣庄邮政寄递事业部网路运营中心生产主管刘聪说,邮政部门与主要电商企业建立了协同机制,根据订单预测数据提前调配运力资源,通过新增12辆干线运输车、优化10条配送线路,全力保障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立足物流行业长远发展,4月13日,滕州开工建设总投资17.68亿元、建筑面积36.43万平方米的鲁南国际干杂海货智慧物流港,打造集“储、加、运、展、商、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物流园区。滕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强说,园区建成后,将有效整合本地头部快递企业,实现统仓共配、资源共享,既能满足快递企业未来3~5年发展的增量空间需求,又能通过技术手段实现降本增效,进一步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看融合——
“快递进村”通达率100%
物流“最后一公里”的效率,直接关系消费者体验。在滕州,8辆智能城配无人快递车正沿着划定的9条城乡线路开展道路测试运营,单次可装载600~800件快递,日均派件达1500件。
末端驿站的智能化转型同样亮眼。在滕州城区45家末端驿站,灯条智能化系统已全面上线——消费者取件时,对应货架的灯条会闪烁定位,无需核对编码,取件时间从平均5分钟缩短至1分钟,驿站人工成本下降40%。“以前取件要排队、找编码,现在灯一亮就能拿,太方便了!”市民王女士点赞道。更贴心的是,7家驿站还引入无人智能取件设备,用户扫码实名认证后即可自助取件,夜间取件量占比达全天的15%,让“下班晚也能取快递”成为现实。
为保障“快递进村”畅通无阻,滕州市16个镇级共配中心、941个村级快递服务站,实现“快递进村”通达率100%。在此基础上,滕州邮政、“三通一达”等7家快递企业与当地交运集团合作,利用其城乡客运运力将快件直投镇村。在姜屯镇试点的“甩点直投”模式,每天直投快件2000余票,比传统中转模式节约派送时间40分钟。“以前村里取件要等两天,现在当天就能到,跟城里一样方便!”姜屯镇居民赞不绝口。
看企业——
预测爆款 重点备货
连日来,在山东一贯宠物用品有限公司的智能化仓储中心,6条自动化包装线全速运转,工人们在分拣、装箱、贴单等岗位上熟练操作,传送带上的宠物主粮、零食等商品如流水般下线。
智能化仓储和精准备货让企业在订单高峰时段“忙而不乱”。“为了‘双十一’,我们从9月就启动备战,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爆款,对热销品类重点备货,仓储备货总量较平日增长2倍以上。”公司总经理杨琦说,目前生产线实行“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运行,日均发货订单量已突破5000单,所有现货订单24小时内处理完毕,48小时内保证发货,与物流企业实时对接数据,确保商品出库即入配送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