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法院家事少年庭法官张玭玭团队来到京杭大运河小闸口段,在古运河的潺潺流水声中,开展了一场温暖人心的“重阳敬老·法治暖心”普法活动,将专业的司法服务送到老人身边。
在古运河河畔步道,法官们围绕老年人普遍关注的赡养纠纷、遗产继承、防诈骗等热点问题,结合多年审理家事案件的丰富经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零距离”普法。她们从子女赡养义务到老年人财产权益保护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老人们厘清法律上的模糊认识。
沿着古色古香的竹竿巷历史文化街,法官们在商铺前、街侧老人休憩的公共区域设起了“流动法律咨询点”,不少正在散步、购物的老人闻讯而来,很快便在休息区聚拢起来。大家围绕“老年人如何防范诈骗”“遗嘱怎么立才规范”等切身问题踊跃提问。法官们耐心倾听、细致解答,用通俗的语言和身边的例子,把复杂的法律条文讲得清楚明白,一步步化解他们心中的疑惑。活动累计发放《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律指南》300余份,解答各类法律疑问20余个。
“我们在审理家事案件时发现,许多涉老纠纷本质上都是家务事,只要调解得法,很快就能化解。”张玭玭表示,“为此,我们在‘家事纠纷司法疏导中心’安排法官定期值守,提供法律咨询、家事调解、心理疏导等一站式服务,帮助老年人在前端化解矛盾纠纷,助力他们安享幸福晚年。”
家事少年庭将“和合”理念融入涉老权益保护工作,通过涉老审判“上门办案到床头、先行调解到村头、判后回访暖心头”的“三头”工作法和“法治宣传进社区、指导调解进网格、巡回审判进乡村、便民诉讼进家门、和谐创建进街道”的“五进”活动,将司法服务延伸至社区村居、送到群众身边,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获得便捷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今年以来,该庭已成功化解涉老纠纷60余件,切实以司法温度与力量筑牢“老有所安”的法治屏障,让最美“夕阳红”的底色更厚、成色更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