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早,在山东省寿光市圣城街道公园街的永芬小吃店门口,“五星级守信模范商户”标识牌映着晨光格外醒目。店主袁西庆麻利地将食材搬进店内,桌椅整齐收拢在划定区域。这名曾经因占道经营屡遭投诉的店主,如今成为街面秩序的维护者。转变的密码,藏在寿光市创新推行的“信法联动、以诚管城”治理模式中。
面对占道经营反复、执法成本高的治理困局,寿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以信用破题。一本《寿光市城市管理领域信用管理办法》成为商户行为的“度量衡”:10类经营行为纳入量化评价,100分初始值对应着14项加分与10项减分细则。在正阳路全福元文汇苑店,店长杨华摩挲着门前的“五星级守信模范党员商户”牌匾告诉记者:“这是对我十几年诚信经营的认可!”这位老党员商户主动包干“门前五包”责任区,带动整条街商户自觉清理杂物。
“一户一码一档”数据库归集12万条信息,8058家沿街店铺完成“挂牌亮星”。在洛城街道德元堂门诊部,店主杨茹茹指着标识牌上的二维码介绍:“扫一扫,信用家底全知道。”动态评价每季度刷新,110分以上为五星模范户,79分以下则纳入“黑名单”。更关键的是,信用评价权重中执法中队占60%,街道社区占40%,真正实现治理力量下沉。
信用管理正改变着执法生态。直属三中队队员方瑞感受真切:“过去对轻微违规只能苦口婆心劝说,现在信用提醒既精准又高效。”在正阳路巡查时,他脑中清晰浮现每家商户的“信用画像”——五星四星商户无事不扰,重点监管对象有的放矢。目前,全市245家五星商户享受政策优惠,投诉量下降34%,商户履约率提升35%。
信用链条串起多元共治力量。随着8058份《行业自律信用承诺书》签订,“执法队员+街长+商户+市民”的共治格局日益成熟。数据见证变化:沿街商铺轻微违规行为同比下降60%,商户参与志愿活动次数激增80%。
寿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成员、市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政委刘永昌表示,他们将持续深化“五化联动”,让信用管理深度融入城市肌理,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注入持久动能。在他看来,执法过程中更加注重程序规范和文明用语,有效拉近了管理者和商户的距离。这不仅显著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同时也以务实行动树立了城管队伍的良好形象,赢得社会更广泛的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