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辖区内多为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旧开放式小区,因建成年代久远,基础设施配套较弱。在1.4平方公里的辖区内,有279栋居民楼,居民1.4万户4.2万人,人口密度大。因此,高峰期交通拥堵、下班后停车难成了困扰社区居民的一件头疼事。

一边是停车一位难求的开放式老旧小区,一边是有两层地下停车场的社区商超和瑞广场,甸柳新村街道前往和瑞广场协商,并联合社区居委会、城管站、和瑞广场、居民代表等多次召开民主协商会,创新探索“潮汐停车”模式,巧妙缓解了老旧小区的停车难题。“经过协商,最终确定在和瑞广场地下停车场内划出专属区域,通过‘潮汐停车’的形式,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租赁给辖区居民,补充现有车位不足。”甸柳第一社区党委书记许蕊介绍说,和瑞广场目前可提供500余个潮汐车位,大大缓解了社区居民夜间停车压力。
“为了方便居民下班后停车,我们把潮汐车位的停车时间延长到每天晚6点到次日早8点,包月费用每月200元,尽可能为社区居民提供最大的方便和实惠。”济南和瑞广场总经理孙治江说,“和瑞广场南门距离甸柳一小校门只有十几米,我们还在这个位置设置了接送孩子专用车位,方便接送孩子的家长就近停车。”据了解,除了在路边设置了明显的潮汐车位停车标识和免费时间段说明,每天接送孩子高峰时段,街道城管站和和瑞广场都会安排专人在现场引导车辆有序停放、快速驶离。

居民赵女士就是“潮汐停车”的受益者,“路边停车位有限,以前下班晚了抢不到车位,只能围着小区一圈圈转,听说和瑞广场有了潮汐车位,我们第一时间就报名登记了,再也没有找车位的焦虑了。”不仅是下班回家停车不再犯愁,每天早上上班路上,她也能把车停到接送孩子专用车位,顺路把孩子放到校门口,“不用专门骑着电动车或者走着送下她再回家开车去单位了。”
从增量思维转向盘活思维,甸柳新村街道创新推出的“潮汐停车”模式,既高效激活了闲置资源,又精准直袭民生关切,这背后,是与商业停车资源的一次成功携手。“除了潮汐停车,我们还推出了智慧停车,下一步还将探索立体停车,一居一策,有效解决辖区停车难的问题。”甸柳新村街道经济发展服务办公室副主任谭锐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