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充气城堡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快乐的游乐场暗藏风险。记者在济南走访发现,部分设施仅靠“自重”固定,安全责任则系于一纸“免责条款”。孩子的安全该如何保证?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就此做了调查。
现场
设施靠自重固定
商家一纸“免责”
近日,记者在工业北路一家商场的一楼中庭看到,一座大型充气城堡占据了显眼位置。“周末人多,最多的时候得有200个小孩。”该设施店员介绍,年龄太小的孩子需家长陪同进入,进入时要把身上的尖锐物品摘掉。
记者观察到,城堡内高处贴有“禁止翻越”等警示标语,入口处设有方便儿童进出的台阶。当被问及如此大型的设施如何确保稳固时,店员表示,设施不需要额外特殊固定,充上气即可。“城堡本身很重,不必担心不牢固、移位等问题。”店员说。
“老板买了保险,若是出现什么问题,直接对接保险公司。”店员称。记者看到,在充气城堡一侧的柜台上的《安全须知》,密密麻麻写满了16条规定。须知末尾强调:一旦进入本乐园,即表示您已认可本儿童乐园的一切规定,并自行承担一切风险,如有意外发生本乐园概不负责。
“我经常带孩子来玩,一般都是付完钱,孩子直接进去玩,没听说要签安全须知。”市民刘女士说,商家通常只是口头提醒家长注意看管好孩子。记者随机询问的几位家长也表示,并未仔细阅读过安全规定,对充气城堡可能存在的倾覆、漏气等安全隐患了解有限。
厂家
充气城堡配有承重袋
需经营者自行固定好
随后,记者在网购平台咨询了一家充气城堡卖家。据其介绍,一款10米×10米、高3至4米的充气城堡,最多可同时容纳90名儿童玩耍。
此前有媒体发布实验数据,占地50平方米、自重500斤的充气城堡,在8级风(24米/秒)下即可被整体掀翻。近年来,全国多地发生过充气城堡被大风吹翻致儿童伤亡的事故。
关于设施固定问题,上述卖家表示产品本身配有固定扣和地板扣,并区分了使用场景。“室内使用承重袋,室外则需要打地钉。”该卖家称,每款充气城堡均配备10个左右的承重袋,每个承重袋自重5公斤或10公斤,不过“承重袋内的填充物需自行准备,重量也可自行控制”。
当问及是否需要办理安全方面的报备或执照时,该卖家表示“不需要”。其表示产品提供“三年质保”,非人为造成的质量问题可走质保流程。该卖家同时强调,其产品质量安全均经过设计规划,抗风能力大小取决于“城堡”经营者所做的相关固定措施,“产品本身没有问题”。
律师
张贴安全须知
不是“免责牌”
针对充气城堡的安全问题,记者咨询了济南市市场监管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市场监管部门主要负责生产环节的质量监管,一旦该类设施投入运营,进入公共场所的使用环节,其安全监管职责则归属于相应的场所主管部门。
充气城堡是否有安全标准?记者查询了解到,2024年7月1日起,强制性国家标准《充气式游乐设施安全规范》实施,替代原推荐性标准。其中要求,户外设施必须采用固定式基础或与本体连接的压载装置,锚固点需沿周边均匀分布且单个锚固点承受力不低于1600牛顿。运营场所需配备实时风速监测设备,风速达8米/秒时停止使用;设施内部需安装空气压强监测装置,充气风机意外停机时触发声光报警。运营者每日需完成14项检查,包括锚固有效性验证、柔性织物磨损检查、接缝气密性检测等。
山东国曜琴岛(济南)律师事务所律师丁富尧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规定,宾馆、商场、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对消费者负有在合理限度范围内保障其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义务。
“经营者无法通过单方声明事先免除或减轻责任。”丁富尧称,张贴安全须知仅是风险提示的一部分,不是免责牌,不等同于已经尽到了充分的安全保障义务;若出现人身损害,应根据商家的义务履行情况以及消费者或监护人自身是否存在过错,来公平划分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