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文化书院润民心​-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11/22 15:13:57
来源:德州陵城区委宣传部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文化书院润民心​

字体:

  今年以来,陵城区构建起“县域统筹、乡镇特色、社区精准”的三级文化书院课程体系,通过资源整合、精准供给与场景落地,让文化书院成为惠及全年龄段群众、助力乡村与社区振兴的“惠民引擎”。​

  陵城区锚定“全生命周期学习型文化社区”目标,打破资源壁垒,统筹团委、教体局、妇联等10余个部门资源,引入专业社会机构,形成“公益+低偿+市场”的多元供给模式,重点围绕民俗文化等领域搭建课程框架。对接省级资源开设戏曲、太极拳、剪纸等传统技艺课程,让省级优质传统文化资源直达基层。针对不同群体的传统文化需求定制课程,面向老年群体,联动老年大学在5个社区设立教学点,开设京胡、太极、书法等课程,200多位老人定期“充电”;服务青年群体,联合“青年夜校”推出无人机、围棋等公益课堂,吸引400余名青年参与;聚焦妇女需求,开展“玲姐姐巾帼家政培训”,20余场课程帮助175人实现就业;关爱残疾人群体,通过“如康家园”开展插花、贝壳纸等技能培训,100余人实现人均月收入600余元。

  各乡镇依托文化禀赋,形成“一镇一品”的课程特色,让文化服务更接地气。郑家寨镇“红磁”文化书院以红色文化为核心,打造“红色基因+理论宣讲+惠民服务”课程体系,红色剪纸课堂、“红色书角”成为青少年爱国教育主阵地,“正在讲”理论宣讲团开展“理论+业务”双轨宣讲40余场,“共富工坊”技能课帮助8名残障居民增收。前孙镇兴农书院聚焦乡土文化传承,构建“非遗+民俗+农技”课程矩阵,开设压花、团扇、钻石画等非遗培训20余场,阅读角配备农业技术书籍,通过“敲家门问需求”定制课程,让农闲群众实现“家门口学技能、交好友”。

  作为课程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各社区通过“问需定制”实现文化服务精准滴灌。西街社区深挖颜真卿文化资源,开设“真卿课堂”,涵盖颜体书法、颜氏家训等课程,“幸福缝补”“长情水饺”等由居民能人牵头的服务课程,让邻里情谊在互动中升温。西关社区以红色文化为抓手,开设银龄红课堂、少年先锋班,开展“百名老人读红书”等活动100余场。各社区通过“三问”工作法,结合“文汇邻里”数字平台推送课程信息,实现“居民点单、书院送餐”,让课程真正贴合群众所需。​

  截至目前,陵城区文化书院已累计开展活动数百场,覆盖群众数万人次。下一步,陵城区将持续深化“文化惠民+文明建设”双路径,进一步完善三级课程体系,让文化书院成为传承传统文化、培育文明新风、凝聚乡村与社区力量的重要平台,为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注入更强劲的文化动能。(任静婉)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