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省滨州市关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显示,当前全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已获得多数家庭初步认可,总体评价达到中等偏上水平,在基础安全环境、公共服务覆盖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儿童友好氛围日渐浓厚。
滨州市坚持以家庭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儿童成长环境,全面贯彻国家关于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部署要求,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居民认可度较高,城镇示范效应显现。调研数据显示,63.3%的受访家庭对滨州市儿童友好程度打出4分及以上高分(5分制),平均分为3.6分,反映出市民对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的基本肯定。其中,城镇地区受访者的满意度达66.7%,明显高于农村地区,表明以城镇为先导的儿童友好环境建设路径初见成效,为全市范围内推广积累了有益经验。
安全出行环境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在儿童安全出行方面,超过83%的受访者认为,在带娃出行时,小区周边和城市道路的人行道“比较安全”或“非常安全”,体现出滨州市在保障儿童出行安全方面的扎实努力。此外,超过80%的受访者回复学校、医院、公园等儿童常去场所周边的交通安全设施,如减速带、警示标志等,已实现广泛覆盖。这些基础性安全设施的建成,为孩子们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护屏障。
公共服务网络初步形成,活动空间布局优化。在公共服务方面,76.7%的受访者表示,家附近(步行15分钟内)建有适合0-6岁儿童的户外公共游乐场所,“15分钟亲子圈”规划建设初见成效,儿童户外活动的便捷性与可达性显著提升。同时,多数社区已开始提供公益性亲子活动空间。尽管服务质量仍有提升空间,但社区支持儿童早期发展的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为下一步提质增效奠定了基础。
儿童友好理念渐入人心,社会共识逐步形成。关于“儿童友好城市”这一概念, 13.3%的受访者表示“非常了解”,55%的受访者“听说过”。反映出相关理念传播和社会倡导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为深入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