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自贸片区前10个月出口增长7.7%-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11/24 11:22:36
来源:青岛日报

青岛自贸片区前10个月出口增长7.7%

字体:

  今年1到8月份实现出口额3.4亿元,同比增量约1.9亿元,增速高达127%——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经贸环境下,青岛自贸物流有限公司的这份成绩堪称亮眼。

  青岛自贸物流有限公司主要出口产品为铝锭、合成橡胶和塑料(PP、PE),转口及出口目的地集中在韩国、印度、东南亚等地。公司今年从传统仓储服务转向全流程服务,通过供应链赋能服务开辟了业务增长新路径。

  企业自我转型升级之外,青岛自贸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勇认为,青岛自贸片区制度创新优势和产业生态服务保障同样重要。

  青岛自贸物流有限公司不是个例。同样是前8个月,青岛中联融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出口增速达到137%;赛轮轮胎销售有限公司出口额增速达到57.7%;青岛骑士玻璃有限公司出口额增速达到16.9%……事实上,今年以来青岛自贸片区多家企业逆势而上,实现了出口大幅增长。

  企业出口增长是青岛自贸片区贸易稳中有进的表征。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片区强化招商引贸,成功引进路易达孚、裕龙石化、振华石油等一批外贸进出口龙头项目,新增外贸实绩企业超200家。片区实现货物进出口1540.4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出口561亿元,同比增长7.7%,占全市出口12.7%,拉动全市出口增长0.9个百分点。

  被问到增长原因时,“创新”“服务”是每个企业都会提及的关键词。持续深化制度创新和贸易便利化改革,出台对应举措精准发力,青岛自贸片区以更好的功能政策服务、更优异的营商环境,促成了出口稳定增长。

  今年,青岛自贸片区成立“促进内外贸稳定增长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推出头部企业“一对一”包保、中小企业“全覆盖”帮扶、融资对接“搭桥梁”、政策措施“精准快”等系列举措,以专项工作机制兜底破解企业发展堵点。青岛自贸片区产业促进部外贸科负责人全华介绍,目前,片区已累计走访、对接企业超2000家次,在通关查验、贸易融资、跨境结算等方面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300余项,为企业稳订单、拓市场、提信心带来了全天候、全周期、全链条服务。

  今年2月,青岛自贸片区推出设立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等多项支持举措,通过产业整体谋划和功能政策系统集成,稳定提高内外贸企业发展水平。4月,片区又聚焦企业实际需求,从参加境外展会、创新仓储体系等方面提供服务保障。这一系列创新服务“组合拳”,为出口企业拓展新兴市场注入了“强心剂”。今年1至8月,片区与国际新兴市场贸易迎来新增长,其中对东盟出口106.6亿元,同比增长46.6%。

  5月启用的青岛国际能源自贸港暨青岛自贸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作为片区打造内外贸一体化产业生态的平台载体,成为今年支撑青岛自贸片区外贸增长的重要引擎。目前,青岛国际能源自贸港已吸引172家大型贸易企业及相关机构入驻,企业在深耕大宗商品进口主业的同时,充分利用综合保税区的保税功能政策拓展转口贸易,实现从“传统进口商”到“进出口综合贸易商”的转型,将轮胎、工程机械、商用车辆、家电等山东优质工业品远销中东、非洲、美洲等新兴市场。黄岛海关统计科胡伟介绍,今年前8个月,片区有出口实绩的前三名大宗商品贸易企业出口纯增量超15亿元。

  此外,青岛自贸片区还依托“区关港”联动工作机制,创设5家联合创新实验室,引导80多家仓储物流企业提升外向型发展和服务水平,为客户量身打造“仓储+报关+代理+供应链赋能”一站式综合服务,推动保税物流方式出口实现突破性增长。今年1至8月,青岛自贸片区保税物流方式出口123.8亿元,同比增长26.6%。

  调结构、提能级,稳进口、促出口。青岛自贸片区正持续深化贸易便利化改革,释放青岛国际能源自贸港集聚效应,完善产业支撑体系,打造能源资源进口和优质产品出口最佳集散地,加快建设中国北方首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

【纠错】 【责任编辑:王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