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聊城市茌平区冯官屯镇特色智慧农业项目建设工地一片热火朝天,施工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进行收尾作业,37座高标准特色智慧农业大棚已雏形初现,即将迎来投产运营。
“从项目立项时的政策解读、手续办理,到建设开工后首批800万元资金及时到账,农行的工作人员全程‘在线陪伴’,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该特色智慧农业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难掩激动,“农业项目前期投入大、生产周期长、收益回收慢,要是没有这笔资金支持,项目推进真要卡壳了。”
据了解,项目总占地面积近300亩,总投资达5000多万元,核心建设37座日光温室大棚。大棚内配备先进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可实现温湿度、光照、水肥等环境因子的精准调控,同时配套建设电力、道路等公共辅助设施,全力打造集西葫芦种植、新品种研发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基地。项目建成后,预计年生产西葫芦近700万斤,年均销售收入可达1500多万元,年利润超300万元,还能带动周边百余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拓宽增收渠道。
农行聊城茌平支行得知该项目规划后,第一时间组建专项服务团队上门对接。工作人员多次深入现场实地考察,全面了解项目需求和资金痛点,量身定制固定资产贷款方案,最终提供总额3500万元的信贷支持,不仅给予10年的长期贷款期限,还执行5年期优惠利率,大大减轻了企业前期还款压力。为加快项目落地,该行还开通金融服务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确保资金及时到位,为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
“单个大棚每年能收获西葫芦6-7茬,初期5-7天采收一次,盛果期2-3天就能采收一批,年亩产量能达到4万斤!”项目财务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增收账,“按照市场平均收购价计算,扣除成本后,每亩纯利润保守也有5万多元。”该项目不仅能实现自身稳定盈利,更能带动周边农户就业增收,真正达成“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良好效应。
近年来,农行聊城茌平支行始终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模式,加大对农业产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同时,积极联动政府、企业等多方力量,探索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新模式,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为地方农业产业升级、农民增收致富注入强劲动力。(刘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