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后备人才培养 山体附中15金闪耀全运赛场-新华网
山东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11/26 16:48:12
来源:山东体育学院

深耕后备人才培养 山体附中15金闪耀全运赛场

字体:

  在刚刚落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赛场上,山东体育学院附属中学的78名学子与校友驰骋赛场、奋勇争先,斩获15金、8银、7铜,并有31人跻身四到八名,为山东代表团赢得了荣誉。这一优异成绩,生动展现学校作为国家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深厚育人底蕴,也充分印证体教融合发展模式的实践成效与蓬勃生机。

  作为山体附中后备人才培养的“王牌项目”之一,游泳赛场此次贡献了多枚奖牌,尽显梯队建设优势。2022级学子张展硕表现尤为突出,一举包揽男子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自由泳四项个人冠军,还与2021级校友刘培鑫等队友协作拿下男子4×200米自由泳金牌,成为本届全运泳池“多金王”;刘培鑫同样展现出扎实的后备人才功底,除接力金牌外,还斩获男子10公里马拉松游泳银牌与男子800米自由泳铜牌;2017级葛楚彤、2022级李欣泽携手队友摘得女子4×200米自由泳金牌,2024级曲佳凝、王骏腾,2023级刘耀杰等年轻学子也在多个项目中跻身前八,彰显出学校游泳项目后备人才“老中青”衔接的良好态势。

  排球项目的突破,同样离不开对后备人才的长期打磨。成年组与青年组双线发力的成绩背后,是学校对不同年龄段运动员的系统培养:2009级杜清清、2013级杨涵玉、2015级车文涵三位校友,从附中校园走向专业赛场后持续成长,此次在女排成年组赛事中顶住强敌压力摘得银牌,实现山东女排全运成年组历史性突破;2021级学子王晨旭则代表年轻一代后备力量,在18岁以下组女排赛事中稳定发挥跻身前五,展现出学校人才梯队的可持续性。

  射箭、赛艇、乒乓球等项目的佳绩,进一步印证了山体附中后备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实力。2014级射箭队校友冯浩,在校期间便打下扎实的射箭技术基础,此次不仅助力团队夺得男子反曲弓团体冠军,个人还闯入男子反曲弓个人淘汰赛第六名;2019级赛艇项目校友姜璐瑶,凭借在校训练中形成的精准配合能力,与队友在女子四人单桨决赛中顶住冲击摘银;乒乓球项目更是学校后备人才培养的“传统强项”,2012级范思琦、2016级王晓彤、2019级徐奕三位校友,均是从附中乒乓球梯队逐步成长为省级主力,此次联袂夺得女子团体金牌;2025级乒乓小将崔家祺则作为新生代后备力量,与队友协作闯入青年组女子团体决赛摘银,展现出“后浪”的强劲潜力。

  田径赛场上,山体附中输送的运动员以耐力与爆发力书写荣耀,再次凸显学校对田径后备人才的精细化培养。2016级校友唐浩然在男子10000米比赛中夺冠,还获男子5000米第四名;2020级学子张玺瑞在铁人三项混合接力项目中助力团队夺冠;2019级校友姜蕴晏在女子20公里竞走中摘银;2012级牛和庆、2017级葛萌等校友也在标枪、撑竿跳项目中跻身前七,展现出学校田径项目后备人才的全面性。

  柔道、摔跤、武术等对抗性项目中,山体附中校友尽显硬汉本色。柔道项目斩获2金1银1铜,2013级尹永杰、2014级原绍童共同夺得混合团体冠军。此外,尹永杰还卫冕男子100公斤以上级个人冠军,实现“双冠”荣耀。原绍童获男子100公斤以上级个人亚军,2013级李海洋获男子100公斤以上级个人季军。摔跤赛场上,2011级杨超强获男子自由跤97公斤级冠军,2016级潘春阳、2014级郝厚智、2008级杨斌、2012级牟吉杰分别斩获古典跤项目季军,2014级曾天恩与2019级常洋、2019级杨少羿分别跻身前五、七名。武术套路赛场,2012级许澳、2016级韩雪诗、2019级张鲁南勇夺混合团体冠军,2012级纪豪获武术太极拳剑全能季军,2020级祝尊宇、2023级李心雨、2023级崔烨彤在武术套路混合团体项目中跻身前八。

  篮球、空手道、滑板、举重、水球项目亦有精彩表现。篮球赛场,2011级杨衡瑜、曹君伟获女子成年组三人篮球冠军,2011级王思雨、2015级李缘助力团队获女子成年组五人制篮球亚军。2016级翟昂在空手道男子公开组75公斤以上级比赛中摘银。举重赛场上,2017级刘世燊在男子109公斤以上级比赛中稳定发挥获得第四名,2020级宋忠坤在同级别角逐中获得第五名,2009级杨哲在男子109公斤级中斩获第五名,2011级迟旭昊在男子举重96公斤级中获第八名;2024级米奕迪在水球女子组比赛中与队友默契配合,斩获第六名。

  回溯办学历程,始建于1973年的山体附中,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与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五十多年来持续为山东乃至国家输送优秀体育人才。近年来,学校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育人机制,与山东省游泳、武术、田径、拳跆等多支专业队伍共建二线运动队,通过“校内训练+专业队指导”的模式,系统构建起“小学-初中-高中-专业队”衔接的后备人才梯队,为运动员成长提供全周期保障。未来,山体附中将继续依托共建平台优势,完善人才选拔、训练、升学一体化体系,为体育强国建设输送更多“有潜力、有实力、有毅力”的高水平后备力量,持续为齐鲁体育辉煌续写新篇。

【纠错】 【责任编辑:张建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