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青岛市南区,随着困扰店铺长达七年之久的废弃水泥电线杆的顺利迁移,百年老字号春和楼店前视野豁然开朗。“电线杆拆掉了,门口宽敞亮堂了,客人进来更方便,我们看着也舒心,真是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实事!”,面对前来回访的市南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企业负责人难掩激动地说道。
位于青岛中山路的春和楼是承载城市记忆的百年餐饮品牌,其传统门头本身即是一道风景。然而,店门前一根闲置多年的水泥电线杆,不仅遮挡了门面,影响客流,也与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精心营造的整体风貌格格不入,成为企业长期难以自行解决的“心头之患”。
民有所呼,纪有所应。在全区餐饮行业政企恳谈会上,市南区纪委监委护航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捕捉到这一影响企业发展的具体问题后,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开展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企业诉求,精准梳理问题症结,并督促职能部门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牵头协调电力、交通、管线产权单位等相关机构,开展现场办公、集中会商,深入研判迁移方案的可行性。
在该区纪委监委的持续跟踪问效下,各相关部门迅速打破壁垒、凝聚合力,随着现场吊车的施工作业,这根曾遮挡门面、影响经营多年的“拦路杆”终于被成功移走,见证城市百年沧桑的春和楼重展全貌。
解决了线杆问题,工作专班接着又注意到另一个影响客流的“微梗阻”:由于楼前景观花箱与非机动车停放架的设置,前来用餐的车辆无法直接到达门口上下客,这临门一段的不便,成了顾客走进老字号的现实阻碍。
为此,市南区纪委监委再次发挥协调督促作用,组织属地管理方与交警部门进行联合会商。经过现场勘测与研判,各方很快达成一致,对相关设施进行了科学移位与布局优化,有效打通了商户服务顾客的“最后一米”。
此举是市南区纪委监委持续开展“暖南护航行动”,以解决老字号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为小切口,推动营商环境大提升的一个生动缩影。通过精准、有效的监督,不仅促使相关职能部门主动作为、靠前服务、高效联动,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更以实际行动传递出该区纪委监委护航企业发展、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与鲜明导向。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聚焦营商环境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强化监督保障执行,为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老字号品牌传承与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监督保障。”市南区纪委监委护航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办负责人于家晓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