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后勤建设赋能校园管理

智慧后勤建设赋能校园管理

新华网首页时政国际财经高层理论论坛思客信息化房产军事港澳台湾 图片视频娱乐时尚 体育 汽车科技食品

山东省通过智慧后勤建设推动校园管理升级,高校引领技术应用,物联网、AI 等覆盖多场景,效益显著;同时践行绿色低碳战略,深化校企协同,从多方面推进节能管理与校园绿色转型。

精彩观点
1
刘学祥

高校引领技术赋能,校园管理与资源利用双提升

智慧后勤建设赋能校园管理 践行绿色低碳战略

山东省近年来通过智慧后勤建设显著提升了校园管理效率与资源利用水平,形成了“高校引领、区域推进、技术赋能”的发展格局。高校作为技术应用主力,率先实现物联网、AI等技术的规模化部署,覆盖了能耗监测、AI食堂、设备运维等核心场景。

以物联网为例,70%的本科院校和50%的高职院校已搭建智能水电监测平台,重点覆盖济南、青岛等教育资源集中城市。中国石油大学(青岛)通过能源管理信息化系统,将后勤服务整合为“小机关大服务”模式,实现高效统筹。与此同时,AI技术加速渗透校园生活,省内40余所高校引入智能结算、无人餐柜等系统,部分中小学试点“刷脸支付”和营养分析功能,临沂大学通过智慧节水平台累计节水330.39万吨,累计节约水费1106.8万元,展现了技术落地的实际成效。此外,物联网技术显著提升运维响应效率,山东理工大学利用物联网实现设备实时监控,故障响应时间从24小时缩短至4小时,年维护成本降低25%,齐鲁医药学院智能报修系统使维修效率提升30%,满意度超95%。

从效益层面看,智慧后勤的投入产出比显著。能耗管理领域,全省高校年均节水节电率超20%,山东理工大学通过光伏发电与智慧电网结合,年省电费18%的同时减少15%碳排放;齐鲁理工学院通过采用42台超低温热泵系统+智慧控制系统+定制末端的方式,对济南校区、曲阜校区的既有供热系统替代升级,同时解决宿舍楼、教学楼的供冷需求,节能率35%以上。AI食堂的应用不仅降低运营成本,还推动资源优化配置,通过智能采购减少食材浪费30%,人工窗口缩减40%,师生平均排队时间缩短60%,部分学校还借助数据分析改善学生营养结构,使中小学营养不良率下降15%。

1
刘学祥

    • 节能节水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齐发力,打造节约型校园示范样本

智慧后勤建设赋能校园管理 践行绿色低碳战略

山东省高校深入贯彻国家及省级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十四五”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规划》,围绕节能节水、可再生能源替代、资源循环利用三大核心领域,系统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和绿色发展。通过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结合,培育出一批绿色低碳示范单位、指导案例及成功做法,省内高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在能源合同管理方面,青岛大学、聊城大学、聊城技术学院等高校开展供暖节能改造,提升了供暖智慧化管理水平,有效降低了供暖能耗和费用支出。

在合同节水方面,山东建筑大学、临沂大学、聊城大学、山东体育学院等高校,采用合同节水方式,由社会企业投资完善用水计量、开展节水器具改造、形成智慧水务管理系统,节水效益显著。

在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山东建筑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利用国家政策建设光伏发电;山东理工大学通过社会力量投资建成5兆瓦光伏屋顶。

1
刘学祥

    • 以校企协同为引擎,驱动校园数字化与绿色低碳发展新范式

智慧后勤建设赋能校园管理 践行绿色低碳战略

山东省学校后勤协会在推动校园数字化转型与绿色低碳协同发展的过程中,与节能企业的合作是关键抓手。通过技术共享、资源整合和模式创新,协会未来从以下方向深化校企协同,优化能源管理与服务模式。

搭建常态化交流平台,促进技术供需精准对接。山东省学校后勤协会计划构建校企深度协作机制,联合节能龙头企业(优秀企业会员单位)、高校及科研机构,定期发布校园能源管理技术需求清单,并组织企业定向开发解决方案。同时,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推动AI能耗预测、微电网调控等技术的本地化应用,形成“技术研发-试点验证-规模化推广”的闭环模式。

创新合作模式,实现资源与效益共享。为降低学校资金压力,协会将重点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引导节能企业投资改造校园设施,学校以节省的能源费用分期支付成本。

此外,协会拟开发省级“能源管理云服务平台”,整合全省校园能耗数据,由协会组织企业提供实时监测、故障预警和优化建议,推动能源管理从“单点智能”向“全域联动”升级。

1
刘学祥

    • 多维度推进高校节能管理与绿色转型 培训赋能、标准共建与中小企业转型协同发力

智慧后勤建设赋能校园管理 践行绿色低碳战略

开展节约能源资源、碳排放知识培训强化高校依法履行节水义务,建立健全学校节水管理制度,降低水资源消耗、防止水资源浪费。全面了解和掌握能源费用托管实施涉及的前期评估、组织采购等管理要求,规范高校能源费用托管项目的过程管理。能源管理人需全面了解和掌握校园碳排放的核算方法与主要指标。

加强节约能源资源新技术新模式应用经验的调研梳理。利用新机制、新模式的成功案例,充分发挥示范案例在推动节约能源资源工作中的作用,推进高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强化标准共建与长效激励。为避免技术碎片化,协会将联合政府部门制定《山东高校低碳校园建设导则》,完善《山东高校低碳校园评价细则》,统一设备接口与数据标准,打破企业方案互斥导致的“数据孤岛”。并每年评选“校企协同优秀示范案例”,通过奖项激励与媒体宣传,提升企业参与积极性。推动全省高校智慧能源覆盖率突破80%,年均节能率达20%以上,助力山东打造全国低碳校园标杆。

推动校园能源服务行业运营商中小企业转型协会将组织行业分享研讨会、实地考察等活动,邀请优秀企业分享其技术应用和运营管理经验,让中小企业能够直观了解和学习到先进做法。

同时,协会将引导和支持细分行业构建包含技术软件研发、精益运营、数据支持和供应链金融在内的赋能平台企业,助力中小企业运营服务商尽快实现低成本、低负担转型突破。

 

刘学祥
山东省学校后勤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01007026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