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海洋70载辉煌成就系列回顾与展望(一)
原标题:山东海洋70载辉煌成就系列回顾与展望
小编带你进入海洋时光机,一起盘点山东海洋70年发展的重要时刻。
◎1950年7月,山东省人民政府水产局正式成立;后几经改革,基本保留水产局机构。
◎1952年4月,省水产局在文登、烟台、胶州建设暴风警报站,于6月20日前建成并开始收听。
◎1958年开始,以1978年改革开放时期为主体,山东海水养殖实现了“藻、虾、贝、鱼、参”5次产业发展,被称为5次蓝色浪潮。
◎1965年,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综合海洋调查船“东方红”号下水并交付山东海洋学院使用。
◎1968年4月,莱州湾发生罕见特大风暴潮,给当地经济造成重大损失。1969年4月,无棣至莱州沿海发生特大风暴潮,海水侵陆近40公里,淹没陆地1000多平方公里,沿海9县受到重大经济损失。
◎1971年3月,我国北方最大的群众渔业专用港--石岛渔港开工建设,1976年建成,这是建国后山东省建造的最大渔港。
◎1978年3月,在全国科学大会和全省科学大会上,黄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海带自然光育苗、对虾人工育苗等技术成果同时获两级科学大会奖。
◎1981年2月,山东省开展海岸带和滩涂资源综合调查,1988年工作全部结束,是山东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海洋调查。
◎1984年11月30日—12月3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在长岛召开首次全省海岛工作座谈会,拉开了山东省海岛开发的大幕。
◎1991年4月,山东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建设“海上山东”。1998年9月14日,省委、省政府在济南召开全省“海上山东”建设会议,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海上山东”的决定》。
◎1995年开始至今,山东省在黄渤海海域实行全面伏季休渔制度。休渔时间几经调整,现为每年的5月1日12时到9月1日12时,休渔期间严禁渔船出港作业。
◎1995年9月,撤销山东省水产局,组建山东省海洋与水产厅,后改为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
◎1998年8月,《山东省海域使用管理规定》施行,该规定是山东省海洋综合管理的第一个省政府规章。
◎2004年2月2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山东省成为全国第一个被国务院批准省级海洋功能区划的省份。
◎2007年以来,山东省在全国率先探索集中集约用海的路子,在全省选划了“九大十小”集中用海区域,服务保障“蓝黄”两区建设。
◎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2011-2020)》,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成为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
◎2013年11月,山东省政府印发《山东省渤海海洋生态红线区划定方案》;2016年初,山东省政府印发《山东省黄海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方案》,山东在全省范围建立海洋生态红线制度。
◎2014年,山东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海上粮仓”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以海洋牧场为平台,建设“海上粮仓”。
◎2018年5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提出了实施海洋强省建设“十大行动”。
◎2018年10月,山东成立省委海洋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具体工作由省海洋局承担;组建山东省海洋局,为省自然资源厅部门管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