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深藏地下的青春:黑暗中点亮高铁前行的“星光”

2022年01月24日 07:43:57 来源: 新华网

  1月20日凌晨,在陆海相衔处的焦点,一颗巨大的“海星”敛起城市的华彩,一群在暗夜奔走的“90”后此时奏响了青春的音符。

  这里是位于山东半岛胶州湾北部的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是集航空、高铁、地铁、高速公路运输于一体的4F级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运输效能辐射整个山东半岛。在国际机场地下3层的隧道,不仅有着呼啸穿行的济青高铁运送着南来北往的旅客,也有着常常在深夜中行进的9名平均年龄只有26岁的年轻人,他们是中国铁路济南局青岛电务段机场信号维修工区的职工,在19米深的地下用青春点亮了高铁前行的“星光”。

  “临近年关,人流明显比往日多了不少,全国各地的旅客选择在这里联乘飞机与高铁。我们9个人的工作相当重要,这些是我们的‘宝贝疙瘩’,守护好了它们,高铁才能准点通达。”28岁的工长公维利自豪地介绍着。他口中的“宝贝疙瘩”是列车转向的关键设备——道岔,对列车的畅通运行至关重要。

  零点三十分到四点三十分是他们的作业时间,绝不能提前一分钟上道,到点前必须全员下道,这是“死命令”。为了在既定的时间里完成当日作业任务,这群年轻人化身“地下暴走团”,扛起笨重的工料具沿路加快行进。建站快3年,他们每周要在这里往返两趟,9个人总共走过了2万多公里的路程,相当于绕了地球赤道半圈,不知跑烂了多少双鞋子。“有时候真感觉我们是铁路上的‘赤脚医生’,每个人都背着沉重的‘医疗箱’,确保沿线设备安全。”公维利笑着说。

  随着一轮红日蓦地跃上地平线,又一批乘客踏上归家的路途。隧道内信号机变换着灯光,高铁带着轰鸣声驶进驶出,载着这群年轻人守护安全的约定,开向新春的喜悦。(刘智林 刘军 王涛)(完)

[ 编辑:张晓琪 ]
欢迎下载新华网客户端
0100701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86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