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山东频道 > 信息

济南能源集团:勇当“三个走在前”排头兵 着力打造“五个能源”

2022年04月21日 16:23:47 来源: 济南能源集团

  4月19日,济南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山东会堂开幕。今年的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聚焦六个突破,亮出济南未来五年“施工图”,聚力十个方面重点任务,擘画出济南市2022年新目标、新蓝图。

  济南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潘世英说,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济南能源集团将在打造安全、绿色、智慧、温心、经济“五个能源”中彰显能源担当,在服务强省会建设大局、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供热供气工程项目建设、ERP平台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主动承担重大国计民生工程中展现国企担当,全面服务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勇当“三个走在前”排头兵。

  聚焦群众关切,增进民生福祉

  潘世英表示,报告中提到“科学编制碳达峰工作方案,加快构建‘1+N+X’政策体系”“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到7%以上”等,面对新发展机遇,济南能源集团将进一步增强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以能源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

  报告中,“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加快建设数字先锋城市”也是潘世英重点关注的内容。他认为,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正以更深度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近两年来,济南能源集团加快数字化转型,着力打造智慧能源,提出“一年打基础、两年再提升、三年见成效”的“三步走”战略,自主研发综合资源管理系统(简称“ERP”),着力构建六大中心,其中运营服务、项目管理、仓储管理功能模块已全部搭建完成。

  “数字化转型工作是一个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深层次变革的需要、全方位管理的需要,能源集团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是唯一出路、必由之路。通过ERP智慧平台,集团全方位、多视角、自定义查询、统计、分析、监控海量数据,反向驱动业务变革。”潘世英说。

  报告提出,“聚力增进民生福祉,在全面夯实共同富裕基础上开新局”。对此,潘世英感触颇深。济南能源集团自成立以来,发挥“四化”优势,热源、管网市域统筹,减少重复投资,保障互联互通;服务标准全市统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实现了打一个电话、到一个网点办理所有供热燃气业务;整合接收社会供热企业,完成464个住宅小区自管站(网)涉及20余万户居民接管任务,15.1万户民用燃气表具免费升级换代,实现“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

  锚定“双碳”目标,书写绿色“答卷”

  “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潘世英表示,新时代新征程需要新气象新作为,济南能源集团将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汇聚起“四个一、四统一、四化、四同”的磅礴力量,为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新局面贡献能源力量。

  聚力打造安全能源,严控各类安全风险。聚焦全市“安全生产提升年行动”,济南能源集团将继续强化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扎实推进燃气安全专项排查整治,重点实施20年以上危旧管网改造,确保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走深走实。聚力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提升,重点加强“两个能力、一个体系”建设,继续推进供热、供气“一张网”建设,加快打造能源安全保障网。加强城市供热、燃气管网建设,进一步打通管网瓶颈、断点,实现互联互通、成网成环、互为保障。

  聚力打造绿色能源,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济南能源集团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储能等新技术为支撑,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推动能源汇集、传输、转换、运行等智能化控制;联合高校院所,着力构建“零碳”供热(冷)能源高效利用、蓄热、储能、氢能、光伏、核能等多个产业创新中心或研发平台;抢抓国家政策利好机遇,试点开发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

  聚力打造智慧能源,智慧赋能提质增效。紧紧依托ERP智慧平台,济南能源集团将重点推进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管理,试点打造24小时智慧客服大厅,实现业务查询办理一体化、智能化,同时加强数据治理,确保数据细分类、多层级、标准化,提高数据应用效率和价值。充分借助ERP智慧平台,重点研究完善气煤协同、进退联动保供机制,构建保障有力、协同高效的冬季气热保供体系。

  聚力打造温心能源,叫响擦亮服务品牌。济南能源集团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做好2家燃气企业客服收费系统线上业务流程标准化建设以及热线系统整合提升工作;深化“首问负责、全程代办”服务,扎实开展好为民办实事项目,高质量完成供热自管站改造收尾工作,以及居民用户软管免费更换、NB物联网燃气表升级改造任务。

  聚力打造经济能源,市场运作激发活力。探索“国有体制、民营效能、权责对等、绩得相称”市场化运营模式,济南能源集团将针对各产业板块之间业务不同、市场化程度不同、管理要素不同,从体制机制上给各类企业主体松绑,把该由市场发挥作用的还原市场,实施差异化的考核管理,引导各企业充分发挥优势资源,实现“错位”发展。(完)

[ 编辑:张建波 ]
欢迎下载新华网客户端
01007017001000000000000001111001112858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