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7月6日开贴“三伏贴”
从烟台市毓璜顶医院获悉,该院可增强治疗效果的伏前加强贴,将于7月6日正式开贴。
“冬病夏治”是中医治疗的一种独特方法,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即冬日之病夏日治。所谓“冬病”就是指在冬天寒冷的季节容易反复发作、加重的病,比如寒哮宿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体虚容易感冒、老年畏寒症、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三伏贴”是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原理,顺应四时特性的一种“内病外治”传统疗法,是在三伏天选用白芥子、细辛等具有辛散温通的天然中草药制作成药膏,贴敷在经络上的特定穴位,药物经皮肤游标入黎,通过药物对穴位的温热刺激,疏通经络、调理脏腑,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增加机体抗病能力,达到冬季减少发病或减轻发病乃至不再发病的目的。
烟台毓璜顶医院针灸推拿门诊宋世庆主任介绍说,“三伏贴”可有效治疗反复感冒、慢性咳嗽、哮喘、鼻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慢性咽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及慢性胃炎、慢性腹泻、慢性肠炎、消化不良、小儿脾胃虚弱等消化系统疾病。
“不意味着人人都适合三伏贴。”宋世庆解释称,肺炎急性期,高热,体温超过38.5℃者;严重过敏体质等特殊体质及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部位皮肤有破损者;孕妇及严重糖尿病患者不宜用此法。
此外,“三伏贴”并不是简单的贴敷,需根据疾病对症取穴,还应注意药膏的药效时间。宋世庆表示,治疗时根据每个人的病症和体质不同,运用梅花针叩刺加穴位中药贴敷在身体背部大椎、定喘、风门、肺俞、膏肓俞、膻中、天突等处,再将特制的“三伏贴”贴在前胸及后背的相关穴位上,外用胶布等敷料固定。贴敷的位置要根据不同的疾病和临床表现,辨证取穴,每次取7到8个穴位为宜。近年来,毓璜顶医院针灸推拿门诊又推出了两种不同的穴位贴敷法,为市民提供更个性化服务。
贴三伏贴有什么注意事项?宋世庆称,三伏贴贴敷后可在4小时后去掉敷贴,皮肤敏感者及儿童根据皮肤耐受程度缩短贴敷时间。贴敷部位2天内不要沾水以防感染,整个贴敷期(三伏期)最好不要游泳。
据悉,“三伏”穴位贴敷4次为一个疗程,一般需连续贴敷3年至5年(疗程)。每次可贴4小时,皮肤敏感者及儿童根据皮肤耐受程度缩短贴敷时间。今年,毓璜顶医院“三伏贴”的贴敷时间为:伏前加强:7月6日(可增强治疗效果);初伏时间:7月16日;中伏时间:7月26日;末伏时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