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频道 > > 正文

父子两代村医的53年接力 救治超10万人次

2021年11月23日 10:25:55 来源: 齐鲁晚报

  53年来穿烂无数双鞋,奔走了数十万公里;给群众看病超10万人次,兼职司机作“井塘120”转运急症村民;独特的治疗方法,还评为青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慕名而来的病人,他腾出房间让病人免费居住……在山东潍坊青州市王府街道井塘村,孙好荣、孙全军父子坚守乡村卫生室,53年接力,守护着一方百姓健康。

  用最便宜有效的药

  为百姓治好病

  今年70岁的孙好荣从1968年开始担任青州市王府街道井塘村的村医,一直干到2016年退休。从一名“赤脚医生”做起,孙好荣凭借着在实践和工作之余学到的中医针灸、草药、汤剂等特色疗法,医术精湛的他成了周边村庄最受老百姓欢迎的乡村医生。

  青州市王府街道井塘村有1700多口人,孙好荣从医之初卫生室条件很差,一个药箱、一双解放鞋,几乎就是村医的全部。那时候村子里都是泥路,上门看病靠步行。遇到雨雪天气,道路泥泞湿滑,孙好荣经常摔倒受伤。“有一年雪下的特别大,特别冷,不少上了年纪的村民腿脚不便,还有起不来床的,我就一家一家的去看病,在一个下坡的地方摔了一跤,好长时间爬不起来。”孙好荣说,尽管如此,他还是坚持给村民看完病,回家挽起裤腿来一看膝盖肿了一大片。

  为了减轻村民看病的负担,他在开药时往往选择中草药。“中草药不仅是效果好、副作用少,它的价钱也划算,更受老百姓的欢迎。”朴实的一席话道出了孙好荣用药的“小心思”,“我们基层医生就是要结合实际,用最便宜有效的药为百姓治好病。”

  拜师学针灸

  扎自己练手

  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和付出为孙好荣带来了荣誉和口碑。“山东省优秀乡村医生”、山东首届“最美乡村医生”、先进工作者……一份份纷至沓来的“光荣”见证着这位老医师扎根乡村的梦想与坚持。

  一双妙手,一颗仁心,这份坚持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儿子孙全军的选择。孙全军中专毕业后,将父亲视为榜样的他毫不犹豫地走上了基层医生这条路。

  通过乡村医生考试和规范化培训,1987年,孙全军像父亲一样,正式成为了一名乡村医生。他一面努力学习、消化着父亲的中医针灸技法,一面将所学的医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一有机会就参加学习培训、全息针灸、艾灸、推拿等,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进步。“既要传承又要创新,为了练好针灸,我四处拜师,回来之后就在自己身上练习,都不记得在自己身上扎了多少针了。”孙全军笑着说。

  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究中,孙全军父子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研究出了独特的治疗方法,相关药方在2013年被评为青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卫生室的名声越来越大,不少病人慕名而来。

  今年66岁的马文安在沂源上班,前阵子因为脑梗塞住院了一段时间,出院之后就落下了半边身子偏瘫的毛病,生活不能自理。在听工友说了孙家父子治疗效果好后,马文安和老伴就来了这里,针灸和中药调理4天后,马文安感觉自己恢复有希望。“效果很明显,孙大夫说一个疗程我就能正常走路了。”马文安激动地说。

  去年,辽宁营口的脑血栓后遗症病人刘文慈不远千里上门求医,经过20天的针灸和中药治疗,刘文慈能生活自理,回家后,还专门给卫生室寄来了一面锦旗。这些年来,孙全军父子俩治疗过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就有6000余人。

  兼职司机送病人

  被称“井塘120”

  除了让人信得过的医术之外,更重要的是孙全军父子的那份仁心。为了方便急症病人转院得到及时治疗,孙家的面包车成为全村人的免费专车,一有紧急病人,孙全军就兼职司机,不管白天黑夜,开车往市里医院送病人,被村民称作“井塘120”。

  不少外地病人来看病吃住很不方便,孙全军便专门腾出房间让病人免费居住,还买了炉灶让病人家属做饭。“生病的人住院基本掏空了家底,大老远的来看病,我们尽量的让他们少花钱少奔波。”孙全军说。

  家庭困难的人来看病,孙全军都尽量的帮病人节省药费,遇到实在拿不出钱来的,孙全军就先把药开给病人,每年卫生室都会有几千块钱的药费亏损。几十年下来,欠费的单子都攒了厚厚一摞。

  坚守井塘卫生室53年,孙家父子心中的使命便是用仁心和医术,守护着当地村民的健康。如今,孙全军的儿子快要大学毕业,他说,如果自己的儿子将来也选择成为一名医生,他和父亲依旧会全力支持儿子的梦想,共同呵护着这份“仁心”,并让它一直接力下去。

[ 责任编辑:王媛媛 ]
欢迎下载新华网客户端
010070170010000000000000011110021128090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