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频道 > > 正文

山东2021年乡村文化振兴“成绩单”亮眼

2022年01月07日 09:28:10 来源: 齐鲁网

  2021年以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科学谋划,认真部署,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全省乡村文化和旅游实现繁荣发展。

  8家“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62家“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省文旅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书房和乡村书房建设的意见》,在现有公共图书馆提供阅读服务的基础上,以财政投入带动社会力量参与,推进城市书房和乡村书房建设,逐步实现阅读便捷化、均等化、社会化,截至11月底,全省建成城乡书房360余家;印发《山东省乡村文化建设样板镇村创建工程实施方案》,自2021年起实施山东省乡村文化建设样板镇村创建工程,用典型引路的方式以点带面,带动实现全省乡村文化建设水平整体提升;注重发挥民间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促进优秀民间文化艺术更好地融入社会、融入生活、融入产业。山东省8家单位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62家单位被省文旅厅命名为2021-2023年度“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传承红色基因 革命纪念场馆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

  山东认真总结歌剧《沂蒙山》精品打造经验,继续推动红色主题文艺创作。将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纳入《山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规划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带和红色旅游精品景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革命纪念场馆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和“网红打卡地”。遴选100处革命旧址和27处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向全省推介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场所,让革命文物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革命旧址参观热度提升也带动了乡村旅游。积极配合省人大制定《山东省红色文化保护传承条例》,在全国率先建立省级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制。

  “2020-2021年度冬春文化惠民季活动”累计开展3785类(项)

  省文旅厅精准聚焦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公共文化阵地作用,积极搭建“五个大家”群众文化活动平台,结合全国“村晚”新春大联欢活动,创新服务方式,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有影响力、有代表性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

  按照第十二届山东文化艺术节总体方案安排,部署开展群众文化领域重点活动,包括第十二届山东文化艺术节优秀新创群众文艺作品汇演、“唱支山歌给党听”——“大家唱”群众合唱集中展演、“群星璀璨”山东省群众文化美术作品展、“大家演”全省广场舞展演、“党旗 我心中的爱”——音诗画民族音乐会等系列活动。组织开展“2020-2021年度冬春文化惠民季活动”,累计开展活动3785类(项),举办线上线下活动约19522场次,参演庄户剧团约2317个,受益人员约2845万人次。仅2021年春节期间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2万余场,参与总人数达1667万人次。举办村晚活动1510场,覆盖2945个村,参与总人数143万人次。

  加大农村现实题材艺术作品创作演出力度

  山东把农村题材作为重点方向,加强政策引导和创作扶持,鼓励各级文艺单位创作推出更多反映新农村建设的优秀作品,用艺术的形式表现乡村文化振兴的精神风貌。在第十二届山东文化艺术节新创作优秀剧目评比展演中,农村题材作品占到入选总数的近30%。组织对吕剧《一号村台》进行重点新创作,以黄河滩区“脱贫迁建”重大民生工程为背景,生动再现滩区群众圆百年安居梦的真实历程,目前,完成新版剧本第六次修改。深入开展“一村一年场戏”免费送戏工程,将戏曲进乡村纳入全省乡村振兴考核,截至12月,全省各级国有文艺院团完成送戏下乡11万余场。

  全省各地开展520余场次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山东研究制定《山东省文化生态名村名镇管理办法》,启动山东省文化生态名村名镇评选工作,挖掘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中的非遗资源,化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致富渠道、乡村亮点,涵养文化生态,推动文化振兴。同时积极搭建乡村非遗宣传展示展销平台。组织开展2021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全省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共计520余场次,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组织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和山东省非遗购物节,帮助更多非遗产品走向市场。遗产日期间,全省各地举办的非遗宣传展示线上、线下活动达460余项。山东购物节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全省共有308家线上店铺和1006家线下店铺参加本届购物节,其中非遗工坊344家,涉及非遗产品共4772种,涵盖685个非遗项目。

  加强乡村文物保护利用 2021年来审批36项乡村遗产

  省文旅厅组织乡土文化遗产的调查认定工作,具有重要价值的推荐申报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文物安全百日攻坚集中行动之后,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开展乡土文化遗产的日常巡护,确保文物安全。同时持续推进实施文物保护工程,区分轻重缓急,对面临危险的乡村文化遗产实施抢救性保护,同时加强日常保养,做好预防性保护。逐步推动文物古迹走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活动,鼓励引导当地群众把保护乡土文化遗产变为一种自发习惯。此外开展100个“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培育创建工作,更好地保护乡村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推动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联合山东广播电视台启动青少年“游红色文化乡村(美丽乡村)讲革命文物故事”作品展播。充分利用山东丰富的乡村革命文物资源,向全省青少年进行党史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广播电视台推出了“山东省青少年游红色文化乡村,讲革命文物故事”主题活动。加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修缮与审批工作,2021年以来,共审批日照大朱家村遗址、聊城箍桶项张氏民居、淄博蒲家庄民俗建筑群等乡村遗产36项。

  推进乡村旅游精品化发展 7村庄3镇街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

  山东组织开展乡村旅游精品建设工程,做好首批山东省精品文旅小镇及景区化村庄评选材料梳理和相关汇报,命名了35个精品文旅小镇和284个景区化村庄。调度全省各市使用2020年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用于乡村旅游部分情况,提报2021年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重点任务清单,重点培育文旅小镇、乡村旅游重点村、旅游民宿集聚区和景区化村庄。向文旅部提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旅游民宿监测点名单,组织相关点做好数据填报工作。组织7名乡村旅游带头人赴浙江湖州参加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培训班。开展“好客山东·乡村好时节”主题年活动,相继举办了槐荫立春迎春活动、泗水清明赏花季、荣成谷雨渔民节、台儿庄立夏游园会等节会,分会场新泰掌平洼村杏梅花节、阳信梨花会和东港茶文化节等同步举办,有效地挖掘各地节气文化、渔民文化、茶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济南市房干村等7个村庄和泰安市道朗镇等3个镇街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

  全省600多个规模化发展乡村旅游点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

  省文旅厅引导和鼓励省内乡村旅游点开展智慧化建设,充分发挥“互联网+”思维,组织全省乡村旅游点入驻省内旅游电商平台,引导和支持乡村旅游重点村率先建立网络营销试点,深化与携程、阿里、途家等国内知名旅游电商合作。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乡村旅游移动支付,乡村旅游点的民宿、农产品等实现了网上销售和网上支付,全省600多个规模化发展的乡村旅游点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推动了“乡村旅游+互联网”的创新发展。

[ 责任编辑:王媛媛 ]
欢迎下载新华网客户端
01007017001000000000000001111002112824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