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频道 > > 正文

山东好品在冬奥丨冬奥会开幕式“冰瀑”,筋骨济宁造

2022年02月15日 09:59:35 来源: 齐鲁晚报

  2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以下简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开幕式现场,大型视频显示装置“冰瀑”承载着“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创意表达,震撼了整个冬奥会现场观众和全球亿万观众的眼球。绝美“冰瀑”背后的钢结构“筋骨”,由济宁市的一家企业——山东经典重工集团研发、制造,该企业用精湛的技术,助力冬奥会成功举办,完美呈现济宁制造的速度和精度。

  毫米级精益求精

  反复试验确保安装精度

  开幕式上,一滴冰蓝色的水墨从天而降,幻化为黄河之水,从60米高处倾泻而下,铺满整个开幕式场地,气势磅礴,令人震撼。这块硕大的屏幕有20米宽,59.6米高,被创意团队亲切地称之为“冰瀑”。

  “去年8月初,我们接到‘冰瀑’钢结构的生产任务,这是一项神圣而重大的任务,容不得半点瑕疵。”山东经典重工集团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冰瀑”钢结构技术负责人卞中凯介绍,接手这个项目,工期比较紧张,公司成立技术团队,组织多名设计深化人员,利用3D建模技术一比一还原装置构件,快速拆图分解,做好细节把控。在深化设计的同时,安排车间技术骨干,针对项目的技术难点进行攻克。

  “冰瀑”钢结构成品高约60米、宽约20米,用钢量1000多吨,有6000多根构件。作为最基础的结构装置,后期集成系统、升降系统包括LED显示屏等系统,都需要在钢结构装置上去架设,因此对于组接焊缝和安装误差要求极为苛刻,装配的误差要求控制在1.5毫米之内,大多产品的装配误差要求是2毫米之内。

  入行18年,用山东经典重工集团中冶制造部部长孔德旺的话来说,这是他负责的构件中数一数二难干的,对构件的加工制造要求高,既要保证焊缝、精度等质量要求,也要确保制造进度满足现场所需。

  “‘冰瀑’钢结构的构件种类多达上千种,异型节点更是繁多、集中,焊接是一大难点。”孔德旺表示。在生产过程中,主焊缝借助机器人、加工中心焊接,所有焊缝采用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进行100%探伤检测,节点区域、隐蔽区域则由人工进行焊接,为了实现结构安全,所有焊缝均为一级焊缝。“在焊接过程中,焊缝金属和焊缝附近的加热区会膨胀,四周较冷的金属想要阻止这种膨胀,就会产生横向和纵向收缩,导致焊接结构的各种变形。因此,焊接收缩量的控制,是确保安装精度的一个重要前提。”为保证焊接质量,车间生产人员反复试验,提前预留焊接余量,以控制焊接变形。

  一比一制作胎架

  拼装时穿孔率实现100%

  “开幕式会场还有许多配套的工作同步进行,现场不允许任何的动火、切割、焊接工作,整个钢结构的预拼装都是在公司车间进行的。”山东经典重工集团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冰瀑”钢结构项目负责人张争说,公司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包括车间智能箱型生产线、焊接机器人、数控平面钻、三维钻等先进智能制造设备,保证装置到现场后能够一次成型。

  在预拼装阶段,异型节点的角度控制尤为重要,稍有误差会影响结构整体安装质量。“为保证拼装时的100%穿孔率,车间采取一比一放样制作胎架,验收合格后方可接序发往现场安装。”孔德旺说,看到“冰瀑”惊艳亮相后,作为一个参建者,项目能够完美地呈现在世界面前,心情非常自豪。

  “参与北京冬奥会项目是对企业实力的充分肯定。”张争表示,对经典重工而言,这样的重大任务是艰巨的挑战,也是莫大的荣耀,珍惜机会的方式,就是努力做出彩,为国争光。

  从去年8月14日进入开幕式场馆安装,安装成功并交付到下一工序安装LED屏幕,经典重工用时37天便将“冰瀑”的“地基”打好,为保障项目的有序推进贡献了“经典力量”,最终在开幕式完美呈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震撼场景。

  “借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进一步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行业发展。这次参与冬奥开幕式的经历,也给到我们更多的启发,未来可期。”张争说。

[ 责任编辑:王媛媛 ]
欢迎下载新华网客户端
01007017001000000000000001111002112837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