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频道 > > 正文

山东滨州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促进消费扩能提级

2022年08月17日 09:11:24 来源: 大众日报

  作为山东七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滨州是全省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重要战略节点城市。

  滨州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围绕省“十大扩需求”行动计划,激活存量、引进增量、提升质量,探索实施“双碳”战略的路径和对策,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借势双碳战略,抢抓绿色低碳新机遇

  7月20日,渤海湾首个千亿立方米大气田——渤中19-6凝析气田Ⅰ期开发项目开工。这是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重点项目,投产后,高峰年产天然气30亿立方米、凝析油300万立方米,可以实现对煤炭的有效替代,加快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凝析油、天然气资源作为重要化工原料,对滨州化工产业碳三碳四综合利用等一批高端化工项目的顺利投产意义重大。

  渤中19-6凝析气田位于渤海中部海域,目前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约2000亿立方米、凝析油地质储量超过2亿立方米。滨州市集中谋划了总投资660亿元的12个上岸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带动天然气、石化上下游产业企业向精细加工方向发展,助力打造世界高端化工产业基地。

  绿色低碳转型是省“十大扩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转型发展的新引擎,滨州市发展低碳产业,培育绿色能源,做绿色低碳转型的探索者。

  炎炎夏日,在滨州市沾化区滨海镇的30万千瓦平价上网光伏发电项目现场,湛蓝的光伏板、波光粼粼的养虾池,与发电量达37.19亿千瓦时的山东龙源、华能沾化新能源、国华瑞丰(沾化)、通汇海洋科技、无棣爱康等规模以上风电项目交相辉映。滨州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创新形成“上风、中光、下农”立体绿色低碳产业模式,曾经的盐碱滩变成了“聚宝盆”。

  滨州的新能源发电项目加速推进,新能源基地规划装机容量已由最初的1170万千瓦增加至2118万千瓦左右,规划装机容量、风电容量、光伏容量分别占全省的44.1%、79.5%、40.9%。

  6月,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期间,滨州市与美国贝克休斯公司、远景科技集团就加强氢能产业合作进行洽谈对接,力求促成美国贝克休斯公司联合全球新能源头部企业,在滨州市投资近300亿元,打造山东地区首个零碳产业园区,助力滨州绿色转型。

  围绕新能源产业发展,滨州市规划将重点打造一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一个“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布局建设“一港四园”,打造风电产品出海、出口基地。

  区位、产业、资源优势,为新能源及氢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据滨州市政协党组成员,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梁中华介绍,滨州作为连接苏、鲁、京、津的国家级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产业完备、工业基础雄厚,“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营收突破万亿;全市石化、化工等副产氢气资源丰富,现有建成及拟建工业副产氢气产能年产超过20万吨。

  滨州市围绕氢能产业发展重点发力,打造鲁北地区氢能保障供应基地。以丰富的蓝氢资源作为氢能产业外输通道,力争2025年前成为山东乃至京津冀地区的主要氢能供应商,到2035年,以“蓝氢+绿氢”结合输出,将滨州市打造成为氢能资源供应基地暨减碳控碳示范基地。支持滨化集团等重点企业与氢能源产业链头部公司、相关研发机构合资合作突破相关技术,构建氢能装备产业发展新格局。推动在滨州市高速服务区、港口码头、工矿厂区及公路沿线建设氢油、氢气、氢电混合场站,打造氢能多领域示范应用场景。

  抓牢项目建设,培育发展新增量

  8月10日上午,滨州市产教融合、实业创新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举行。25个项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集中签约,计划总投资额168.77亿元。

  借助第十届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高层对话会在滨州召开的机遇,滨州加大与重点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对接洽谈,达成了一批合作意向,并在大会开幕式上将优选出的大项目、好项目集中进行签约。其中,总投资5亿元的基于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的高抗蚀海洋工程材料研发项目,建设绿色产业园10万平方米,项目产业化后可实现高抗蚀海洋工程材料制备。总投资3.3亿元的1亿Nm³/年生物质天然气项目,由鲁北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与山东众智新能环保有限公司依托山东大学董玉平教授团队联合研发“生物质清洁高效转化利用技术”,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7亿元,利税0.7亿元。

  抓项目、扩投资,滨州将省“十大扩需求”行动计划落地做实,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无棣县经济开发区,山东华盛创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高端针织面料项目的织造车间内,机器轰鸣,上百台针织机正在飞速运转。

  这个刚建成不久的项目,总投资20亿元,数字赋能信息化全自动生产车间、飞梭纺织系统数字化终端有效链接各生产环节,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的质量也大大提升。

  日前,山东创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高品质再生铝合金项目全面投产,总产能达到50万吨;10万吨电子型材扩建项目实现投产;与魏桥创业集团、江苏礼德三方共同打造的年产32万吨光伏发电系统铝合金材料项目进入施工阶段,预计下半年投产。

  省市县重点项目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强。据滨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宋永祥介绍,今年滨州市以实施好省“十大扩需求”行动计划为支撑,坚持“项目为王”,大力实施重点项目重大工程,重点抓好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继续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

  今年1—6月,滨州市固定资产同比增长12.6%,较1—5月加快1.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5.8%,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省市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42.7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2.64%,超年度任务目标22.64个百分点,省级重点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完成率69.6%,列全省第6位,比1—5月提升4个位次。

  滨州市强化项目储备,紧紧围绕“十强”产业、“七网”建设进行项目谋划,储备各类项目537个、匡算总投资4400亿元。京博绿色化工和高性能材料、滨华新材料碳三碳四、愉悦医养联合体等投资过百亿的重点项目加快建设;鲁北(滨州)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纳入省规划,入选首批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滨化集团董事长于江介绍,滨化集团力争在未来五年内引入多家产业合作伙伴,在四大生产基地孵化15—20个生态项目,打造一个千亿级的高端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群、联合孵化集群和人才智慧集群。

  做强跨境电商,畅通企业出海新路径

  博兴县锦秋街道湾头村是全国首批“淘宝村”。“这是村民用蒲草编的,客户有需求,发张图片来,咱就能变成产品,完成订单。”湾头村党支部书记安之庆指着办公室天花板上一只用蒲草编成的飞鹤介绍。

  村民开“网店”,为有800多年传承历史的草柳编产业插上了腾飞翅膀。全村在淘宝网、天猫网、京东商城、抖音等开设网店1200多家,直接从业人员2000多人,间接带动周边村民就业4万余人,年销售额过百万的100余家,网络销售总额突破4.6亿元。

  电子商务激活了特色产业,带动了物流快递、产品包装、装潢设计等现代服务业,拉长了产业链条。目前,有5家物流企业、26家快递公司为湾头村草柳编工艺品提供专业服务;村道两侧有多家专门为淘宝店提供摄影、网页设计的服务机构,还催生了纸箱厂、配件门市、模型制作、实木加工等配套产业。

  紧抓电子商务“牛鼻子”,拉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滨州市大力实施数字经济战略,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精准连接消费需求优势,建设电商产业园区,引导传统商贸企业数字化转型。全市规划建设完成了京东(滨州)数字经济产业园、滨城数字经济产业园等8个电商产业园区。仅京东(滨州)数字经济产业园就已聚集127家企业,2021年实现销售额7亿元、网零额1亿元;引入信诺诚、恒信创、德信电子三家亿元级电商企业。

  今年上半年,滨州市网络零售额88.2亿元、同比增长49.6%、高于全省增速30.9%,网络零售额增速连续6个月位列全省第一。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为81亿元,占滨州市网络零售额比重的91.8%。

  跨境电商正成为企业“出海”的新路径。沾化龙工场是滨州市第一家“一带一路”跨境电商产业园,由重庆大龙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滨州市沾化区政府合作成立。今年2月,龙工场通过海外渠道部收到一笔外商服装订单,需要组织国内企业生产。经过对比,遂联系因疫情冲击、一直为订单发愁的潍坊一家服装公司。随着第一笔25万美元的订单快速落地,该服装公司与国外客商的合作关系逐渐稳定,截至6月,公司已实现出口额度245万美元。

  沾化龙工场为中小企业应对疫情影响搭建了平台、开拓了市场。沾化龙工场常务副总苏强介绍,大龙网集团作为龙工场的股东,是国内首批跨境电商试点企业之一,拥有海外员工近500名,已在全球32个国家铺设渠道数万家。自去年6月沾化龙工场投入使用以来,已组织45家跨境电商企业进驻,而且多是中小微企业。通过龙工场这个平台,沾化区的冬枣、海蜇、皮革、纺织品等特色产业的1700余种产品走出国门,销往俄罗斯、加拿大等36个国家和地区。今年沾化龙工场预计可实现1.5亿美元的外贸出口总量。

  滨州市实施跨境电商倍增、外综服平台提升、新增外贸主体培育、引导内贸企业触网升级等行动。2021年,滨州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023.1亿元,历史首次突破千亿元;连续五年入选中国外贸百强市。今年上半年,滨州外贸进出口630.1亿元,同比增长29.7%,达到历史同期新高。县区外贸同向发力,上半年,滨州10个县区全部实现正增长,且2个增幅超过100%、8个超过10%。(王凯 姜斌 陈有全 毛立东)(完)

[ 编辑:张建波 ]
欢迎下载新华网客户端
01007017001000000000000001111007112892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