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频道 > > 正文

山东利津让本土非遗项目走进千家万户

2021年11月25日 16:57:13 来源: 大众日报

  11月21日,在山东省利津县利津街道大北街村文化大院,“虎斗牛”非遗展厅里的舞台人偶惟妙惟肖,几个孩童正在聚精会神地观看“虎斗牛”演出纪录片。“今年街道协调县乡村振兴服务队,利用村大院里的闲置房屋打造了省级非遗项目‘虎斗牛’实践传承基地,并将20世纪80年代至今全部的演出影像资料进行整理刻盘,通过多媒体、场景模拟、实物展示等形式,助推‘虎斗牛’的传承与发展。”大北街村党支部书记马建华说。

  除了打造特色非遗展馆,利津街道还通过多种渠道讲好本土非遗文化故事,邀请非遗传承人通过技艺展示、故事讲述、互动教学等方式加大对非遗保护的宣传。他们采用“非遗+旅游”“非遗+汇演”的形式,将本土非遗文化元素融入东津渡幻光游园会、东津渡文化旅游季等大型活动,让“非遗”成为了街道文旅产业发展的亮丽名片。

  保护和传承非遗,传承人是重要的承载者和传递者。在利津街道西南街村的巷子里,68岁的刘砚农制作销售利津水煎包已有40多年。他的包子铺每天早上六七点钟便会有客人电话预定,甚至还会有外地客人开车赶来吃第一锅热包子。“家里的晚辈不爱学这个,可是老味道、老手艺不能失传,这些年招收的学员全国各地都有,北到黑龙江,南到厦门,很多人都来学手艺,咱也是手把手细心地传授,为的就是让更多的人吃到利津本土的特色小吃。”刘砚农希望能够招收更多的徒弟,把利津水煎包制作技艺一直传承下去。

  近年来,为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利津县坚持“分类施策、全面展示、重点培养、活态传承”的理念,创新“非遗项目与发展平台一体化打造”的新型保护开发模式,打造“非遗文化传承一条街”项目,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参与建设,坚持保护工作老帮新,技艺传承老带青,持续推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让本土非遗项目走进千家万户。同时,县里积极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授活动,坚持每年举办非遗管理人员培训班和非遗传承人培训班,带领非遗传承人参加各种展览、展演活动,并通过互联网平台直播带货,大力推动本土传统技艺振兴。

[ 责任编辑:王媛媛 ]
欢迎下载新华网客户端
010070170010000000000000011110021128099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