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山东频道 > 信息

聊城市东昌府区:“东昌葫芦”的名头越叫越响

2021年10月14日 16:15:36 来源: 大众日报

  进入10月中旬,山东聊城市东昌府区的葫芦种植户们开始为半个月后的第十五届葫芦文化艺术节作准备,或精心挑选品相上乘的新葫芦,或利用自己擅长的工艺将葫芦加工成艺术品,或四处搜集精品葫芦准备“惊艳”亮相葫芦文化艺术节。

  葫芦,已经成为东昌府区的主导产业和文化名片。这里是全国最大的葫芦种植、加工、销售基地,目前葫芦种植户、经营户超过3600户,种植面积达1.3万亩,销售额约占全国的70%,年综合效益达10亿元,“买天下葫芦、卖天下葫芦”的集散效应正在显现,通过连续十四年举办葫芦文化艺术节,“东昌葫芦”的名头越叫越响。

  有“中华葫芦第一村”之称的东昌府区堂邑镇路庄村有750户村民,成规模的葫芦加工作坊有200多家。沿街商铺的橱窗里展示着样式各异的葫芦,还有村民在路边摆起了葫芦摊子。背着背包、操着不同口音的客商在一个个葫芦商铺里进进出出,寻找中意的葫芦货源,全国70%的葫芦从这里走向全国,甚至远销海外。

  路庄村与葫芦从何时起结缘,已没有人记得清了。“我小时候,村里种扁圆形状的葫芦,那个时候人们给葫芦去皮还是用传统的方法,葫芦采收后煮熟,放到麦秸里沤皮,再把沤好的葫芦泡到水塘里洗干净。哪像现在,有了电动去皮机,一个葫芦几十秒就去完皮了。”回忆起路庄村种葫芦的历史,80岁的村民郝东金打开了话匣子。

  “我爷爷把这种扁圆葫芦片刻出花的形状,再把葫芦盖刻出来,就做成了小笼子,他挑着葫芦担子进城卖给玩蝈蝈、蛐蛐的人。”郝东金说。

  到了20世纪80年代,头脑灵活的村民郝洪燃等人背着葫芦去上海、天津闯市场。“没想到上海人、天津人非常喜欢咱们的葫芦,他们几个拍电报回来让家里人继续收购葫芦邮寄到上海和天津。”与郝洪燃同龄的村民路立文回忆,郝洪燃等几位村民南下北上闯市场,给路庄村村民发展葫芦种植增强了信心。

  现在路庄村的葫芦种植产业已经从本村辐射到了周边乡镇甚至外省。“种植葫芦费时费力,多数葫芦品种还不能重茬,第二年继续种植极易发生病害,我们村的每一寸耕地几乎都种过葫芦。”路立文说,他今年也在邻村承包了一亩地种植葫芦,不少村民还在山西等葫芦种植基地发展订单农业。

  种葫芦、加工葫芦、卖葫芦已经成为路庄村村民的日常生活。在路庄村,几乎能集齐所有样式的葫芦工艺品,其中市场份额较大的是烙画葫芦、激光雕刻葫芦和白皮葫芦。

  作为东昌府区葫芦产业领军人,20年前,郝洪燃将烙画工艺与葫芦加工相结合,创新推出了烙画葫芦,深受葫芦爱好者的喜爱。在郝洪燃的路庄工艺葫芦第一加工厂,几名女工正专心致志地用烙铁描摹精美的图案,烙铁与葫芦碰撞,空气中弥漫着高温烘烤的木质香味儿。“干活儿麻利的女同志一天挣二百元钱不是问题。”郝洪燃说。除了烙画工艺,郝洪燃还将葫芦加工与景泰蓝加工工艺相结合,研发推出了精美的掐丝葫芦,令葫芦附加值大大提高。

  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路庄村的葫芦迎来了更广阔的市场,全村在天猫、淘宝、阿里巴巴等平台共开了300多家网店,产品不仅畅销全国,还远销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及欧洲国家。

  从事电商销售的主力军是村里的年轻人。今年7月刚刚大学毕业的郝学坤已经是一位有着十几万粉丝的快手主播。大学期间,郝学坤开始尝试拍摄与葫芦有关的短视频,并在寒暑假期间直播带货。“我大学期间的学费、生活费都是通过卖葫芦挣来的。”郝学坤说。

  为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东昌府区人社局推出创业担保贷款。郝洪乐也是一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毕业后回到路庄村开始种植精品葫芦,2018年郝洪乐申请了20万元的贴息贷款,解决了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难题。

[ 责任编辑:王媛媛 ]
欢迎下载新华网客户端
010070170010000000000000011110071127957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