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博兴县陈户镇:老把式变新农人
春争日,夏争时,庄稼宜早不宜迟。近日,山东省博兴县陈户镇纪刘村鑫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8位菜农分头忙碌在绿色大棚里,精心打理着10万株瓜果的修枝、通风等活计。
“现在瓜已经坐果了,但气温还不够稳定,因此大棚的防冻保温工作必须做好,加强通风透气,做好温湿度管理”,纪刘村党支部书记、鑫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彬介绍说,“打理得当的话,这批网纹瓜预计清明节前就能采摘上市,今年准定大丰收!”
陈户镇纪刘村党支部书记周彬,多年前是周边村庄最早带头搞农机合作社的能人。在陈户镇推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之后,周彬敏锐的抓到了村庄发展的时机,带领村两委多方考察。2019年,他又开始转变思路,领办了鑫垚种植专业合作社。村民可以入股,也可以到合作社打工,还可以承包大棚。合作社通过多种方式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实现了增收,也带领大家走上了新型职业农民之路。2020年,周彬被县科协授予“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咱们头一茬西红柿种了四个棚,刚开始咱们就是摸索着种植,通过寿光技术员手机上微信视频,每天和我们交流。销售方面,寿光农业公司在同等价格的情况下,优先收购咱们这边,销售没有问题,市场前景是很好了。”周彬说。
陈户镇纪刘村鑫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头茬西红柿顺利上市后,村党支部书记周彬对即将成熟的网纹瓜行情也十分看好,因为无论是从技术、还是从种植方法,他都是借鉴了外地的成功经验,有了科学方法的指导,结出的肯定是累累硕果。
“无论是棚膜还是大棚的高度和宽度上,都是通过寿光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提升。在种植中,使用的底肥和水溶肥也都是无公害的,确保种出来的蔬菜水果都是绿色、安全的,也申请了“绿色农产品”认证。”周彬说。
周彬发展起了现代农业,带动了几名党员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入股加入到了合作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也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实现了增收。如今,大棚里的蔬菜已经上市,村集体经济也得到了增收。
刘光明是最早加入纪刘村鑫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村民,一步步走来,他全程见证了合作社的逐步发展壮大。
“从一开始我就在来这里干活,俺村里的很多土地都流转了,只要在家里闲着的,都能来这里干活,比打工要好的多,跟着周彬搞这个蔬菜种植,老百姓们的收入都高了,都很满意。”刘光明说。
纪刘村鑫垚种植专业合作社获得了成功,镇党委政府依托合作社,在纪刘村建设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范园,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各项政策也随之而来、并优先落地,这让合作社社员们对下一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结合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陈户纪刘村积极探索产业结构调整,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这把“金钥匙”,打开了村集体和群众的“致富锁”。统筹整合镇村干部力量协助合作社抓产业发展,聘请外地技术人才作为技术顾问,积极组织村“两委”干部、党支部书记助理、包村干部参加市场对接、素质能力提升等技能培训,发展“党支部+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村社合一”模式。通过整合土地资源,流转出200亩土地,建设了13个温室大棚,种植辣椒、西红柿、五彩椒、网纹瓜、羊角蜜等农产品,80亩露天蔬菜种植区和果园采摘区。同时,充分利用250万元中央财政扶持资金资源,建设占地40亩的5个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实现村集体增收20万元。持续提高“董丰”“印象陈户·孝德董乡”品牌影响力,大力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进一步提高产品销售量。深入挖掘特色产业,以合作社为载体,以瓜果蔬菜种植为主体,以董永故里、忠孝陈户为重点,努力扩大纪刘特色种植产业规模,激活乡村振兴发展活力。(完)